發布時間:2010-11-3 6:12:26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11515 【字體:
大 中 小】
揚州的飲食文化,包括兩方面,其一是食品制作的技巧技法,遐邇聞名的維揚菜系,就是揚州人在菜肴制作工藝上的集大成之作。其二是飲食享用時的習慣禮儀,這些習慣和禮儀是以人們的飲食習俗來表現的。尤其是揚州是座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淀深厚,各種文化行為都會向飲食習俗滲透,從而使揚州人的飲食行為,表現出更多的講究和更多的規范。
飲食文化的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飲食的制作工藝所創造的僅是食品本身,是物質的。它需要人們來享用它,人們享用時的評價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另外,這種享用的過程又主動接受各種文化行為的介入,當各種文化行為和人們的飲食習慣融為一體后,飲食的享用過程便更有情趣,也更有意蘊。朱自清先生所說的吃得“這樣有分寸”,“嚼出一點橄欖般的回味來”,就是這種情趣和意蘊的具體表現。用這種觀點來觀察飲食文化,就會發現揚州的飲食習俗有三個方面的集中體現,即:四時食風,茶文化和酒文化。
現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是揚州人,三十年代,他在當時較有影響的雜志《人世間》上發表了一篇散文《說揚州》。揚州是座文化古城,“說”揚州,可選的話題很多,但朱先生在這篇散文中竟用了一半多的篇幅,談論了揚州的“吃”。這既說明朱先生對揚州的飲食文化很感興趣,也說明揚州的飲食文化獨具魅力,引起了朱先生的關注。
朱自清先生以揚州的名點干菜包子為例,說明了干菜包子的做法:“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點兒糖和油,燥濕恰到好處”。但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揚州人“會吃”:“要細細地咬嚼,可以嚼出一點橄欖般的回味來”;“要老資格的茶客才能這樣有分寸”。
朱先生的這段文字,實際上是提出了食品制作與飲食享用二者之間的關系問題。關于食品的制作,那是烹飪界需要研究的學問,而關于飲食的享用,則是民俗學的話題。這個話題很有意義,不妨先從理論上作一番探討,這樣可以使關于揚州飲食習俗的話題討論得更有意味。
揚州地處長江下游的江準大平原上,物產富饒,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揚州的民眾又十分熱愛生活,熱情而又智慧地創造生活,他們充分地享用這片土地所提供的食品資源,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更為理想,更為美好。揚州人的飲食文化,就是在這種對豐富的食品資源進行創造性的享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飲食,是人類生存的需要,“民以食為天”就是最好的說明。但是當人們能夠飽食三餐后,便會思考:如何吃得更有滋味?如何吃得更有營養?如何吃得更有興味?如何吃得更合禮儀?應該說,揚州歷史上的幾度繁華和民眾注重消費享樂的觀念,使揚州人對上述幾個問題的思考,別有獨到之處。揚州人的思考不是空泛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邊探索,一邊實踐。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和積累,富有地域特色的揚州飲食文化就在這種探索和實踐中形成了。
信息整理:
86dn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