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名:揚州(英語:Yangzhou 漢語拼音:yángzhōu)簡稱揚,古稱“廣陵”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區號:0514
時間:北京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郵編:225000
牌照:蘇K 蘇OK(警察和行政用車)
市花:芍藥、瓊花
市樹:銀杏、楊柳
市歌:茉莉花
人口:2009年末,揚州市戶籍總人口為459.25萬人。
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此外還有4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2萬多,占全市總人口的0.6%。
面積: 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980平方公里。規劃建成區面積420平方公里。
揚州近代名人:上一屆國家主席江澤民
揚州城市概況
蘇中門戶,園林城市。 歷史上“富甲天下” 的揚州城,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泰州市交界,東北與鹽城市交界,西南與南京市、西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南臨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與淮安市毗鄰;中有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江在這里交匯,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
揚州市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江都、儀征、高郵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人口約460萬;其中市轄區總面積98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1.9平方公里(2007年底),市轄區總人口118萬(2007年底)。揚州是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市、國家城市信息化試點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獲得城市。
“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公歷4月18日至5月中旬,揚州市都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游節”,此時的揚州煙雨蒙蒙,瓊花盛開,花香撲鼻,是旅游的黃金季節。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是揚州最著名的景點。
揚州是開放的新興現代城市。揚州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開放城市。唐代揚州是東南地區的最大都會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當時在揚外商達1萬多人。高僧鑒真大師六次東渡到達日本。韓國的崔致遠、阿拉伯的普哈丁、意大利的馬可·波羅等都曾留下足跡。1988年,揚州被批準對外開放,現已與10個國家的13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揚州的對外經濟合作不斷加強,與包括德國奔馳、美國高露潔、意大利比瑞利、美國德州儀器、荷蘭飛利浦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一批大公司合資合作,已形成了汽車、船舶、電纜、精細化工、化纖及紡織面料、食品六大支柱產業和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興產業。
揚州名稱由來
揚州,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楊州的名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今天的揚州地區,春秋時稱“邗”(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后被吳所滅)、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北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這個刺史部管轄的范圍相當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黃梅、廣濟;河南固始、離城等地。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后,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后又改名建康)。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揚州地理位置
【位置面積】揚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現轄區域在東經119°01′至119°54′、北緯32°15′至33°25′之間。南部瀕臨長江,北與淮安、鹽城接壤,東和鹽城、泰州毗連,西與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長市交界。
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沿岸有儀征、江都、邗江2市1區;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4湖,匯入長江,全長143.3公里。
揚州城區位于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北緯32°24′。
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980平方公里。規劃建成區面積42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儀征境內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
揚州市3個區和儀征市的北部為丘陵。京杭運河以東、通揚運河以北為里下河地區。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
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等。除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以外,主要河流還有東西向的寶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揚運河、新通揚運河。
揚州高等院校
揚州科教實力較為雄厚,專業技術人員眾多。現有高等院校5所、高中級職業技術院校30余所,包括:揚州大學,揚州職業大學,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揚州教育學院
揚州行政區劃
揚州市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和寶應1縣,代管江都、儀征、高郵3個縣級市。全市共有70個鎮、7個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另有2個揚州市人民政府設立并直管的虛擬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980平方公里,市轄區建成區面積71.9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市總人口約460萬(截止2007年底),其中市區人口118萬(截止2007年底)。
揚州市市轄區行政區劃:
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道、汶河街道、曲江街道、文峰街道、湯汪鄉、灣頭鎮,
揚州市維揚區:雙橋街道、梅嶺街道、甘泉街道、雙橋鄉、城北鄉、平山鄉、西湖鎮,
揚州市邗江區:邗上街道、蔣王街道、汊河街道、文匯街道、揚子津街道、瓜洲鎮、公道鎮、李典鎮、杭集鎮、頭橋鎮、沙頭鎮、槐泗鎮、方巷鎮、楊壽鎮、泰安鎮、楊廟鎮、施橋鎮、八里鎮。
注1:揚州市邗江區文匯街道、揚子津街道、施橋鎮、八里鎮實際由市經濟開發區代管。
注2:儀征市樸席鎮(不含沿江村及土橋村的沿江高等級公路以南區域)實際由市經濟開發區代管。
揚州地形氣候
揚州市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主要特點是: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
揚州處于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風環影響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4.8℃,與緯度地區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 出。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 .8℃: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7.5℃。全年無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時;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市區北部地形為丘陵,京杭運河以東和沿江地貌為長江三角洲漫灘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境內90%以上是平原, 河湖密布,擁有80多公里長江岸線,水深江闊,岸線穩定。
2005年,揚州市的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分布不均;光照春季明顯偏多,其余季節偏少。年平均氣溫156℃~161℃,冬冷夏熱較為突出。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85℃。1月最冷,平均氣溫為12℃。全市極端高溫367℃,極端低溫78℃。無霜期225天。初霜日為11月16日,終霜日為4月4日。合計日照20924小時,日照時數最多的月為6月(2204小時),最少的月為2月(1017小時)。
2005年降水量1183毫米,比常年偏多2204毫米。多數年份從6月中旬到7月中旬,形成雨季(即“梅雨季節”)。干旱、雨澇、低溫、陰雨、臺風、冰雹等災害間有出現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臺風一般最早出現于6月,最遲11月,以8月、9月居多。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儀征境內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
揚州市3個區和儀征市的北部為丘陵。京杭運河以東、通揚運河以北為里下河地區。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
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等。除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以外,主要河流還有東西向的寶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揚運河、新通揚運河。
揚州物產資源
揚州擁有豐富的資源,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境內資源豐富,盛產糧、棉、油及水產品等,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地下溫泉和礦石等礦產資源。
據2004年11月底統一調查統計,全市土地面積為998.72萬畝,園地17.96萬畝,林地12.52萬畝,牧草地0.58萬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3.18萬畝,交通用地30.35萬畝,水域311.19萬畝,未利用地10.25萬畝。
揚州歷史文化
揚州是一座具有249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自春秋吳王夫差筑城以后,古代揚州幾度盛衰,是我國古代水陸交通樞紐和鹽運中心,東南第一大都會、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稱。這里有春秋時代的邗溝(中國最古老運河段),漢代廣陵王墓,隋代煬帝陵,南北朝古剎大明寺,唐宋古城遺址,唐鑒真紀念堂,宋伊斯蘭教普哈丁墓,仙鶴寺,明清私家園林個園(以四季疊石聞名于世),何園(以中西合璧建筑風格享譽海內)等眾多名勝古跡,使古城揚州散發出無窮的魅力。1982年國務院公布揚州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揚州還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雅致園林。 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受歷代造園專家的青睞,在十里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區圣境;觀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佳絕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
揚州歷史上是一個曲藝之鄉,著名的地方曲藝形式,如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曲等,至今為民眾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揚州傳統工藝、漆器、玉雕、刺繡、絨花等,其歷史遠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近的繁盛于清代。以藝術精湛、制作精美著稱,有的產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揚州是著名的歷史古城。揚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屢經風云變幻,幾度興衰,幾度輝煌。漢代的興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這座古城為祖國的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西漢為揚州歷史上的第一次發展高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確立了揚州的交通樞紐地位。盛唐時期的揚州雄富冠天下,時有"揚一益二"之稱。清代中期,揚州成為漕運樞紐和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成為全世界10個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多年的歷史積淀,使揚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成為目前國內歷史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古跡、遺址、文物眾多,僅市區就有各類文保單位148個,其中國家級4個(個園、何園、普哈丁墓園、隋唐宋揚州城遺址)、省級16個。市區的文昌路,有"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之稱。
揚州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城。揚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經濟的幾度繁榮,積淀了厚重璀璨的揚州文化。文學創作、藝術建樹、學術研究、文物積累、工藝制作等,是揚州人的自豪,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大批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曾在揚州為官、游訪,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杜牧等曾先后在揚州生活。康乾時期,以鄭燮、金農、李方膺、羅聘等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清代形成的揚州戲曲、評話、書院、雕版印刷、修志、藏書等頗為興盛,成為揚州文化的象征。今天的揚州,科教文化比較發達,已多次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
揚州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它不是博物館櫥柜里陳列的一件古董,它是山間夜行照亮前程的一支火把。在剛勁的山風中有時光華四射,有時暗淡微弱。許多火把被山風吹滅了,而揚州文化這支火把沒有熄滅,依舊光彩照人,走過2000多年的歷史隧道,走到現代,走到今天。
揚州文化的頌歌,聲音極為響亮的是清代汪中的《廣陵對》。他歷數2000年來揚州忠臣烈士的事跡,文學道藝的人才,孝子貞婦的行為,名人學者的著述,如數家珍,總體說是“異人間出,邦家之光”。他敘述在歷史的長河中,揚州在農業、鹽鐵業以及交通方面對國家貢獻之大,又述及在歷史轉折關頭揚州作出的犧牲之巨,是一座無愧于天下的歷史名城。汪中此論,時在乾隆五十二年,即康乾盛世即將閉幕之際,他和寫《紅樓夢》的曹雪芹不同,無法預見封建大廈行將崩塌,揚州即將衰弱。
今人贊頌揚州文化,當推宋振庭。他說:“揚州文化是綜合的中華民族文化,不管愛好什么的人,都可以找到他的所愛。”他列舉古跡、詩文、繪畫、宗教、祠墓、飲食、園林諸方面揚州作出的貢獻,他的中心意思是說:“揚州是喚起中華民族自豪感的好地方。”他對揚州文化的優勢方面如數家珍,贊美備至。他也寫到明天的揚州,語焉不詳,因為上個世紀80年代,執筆者尚未能感受到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到來。
也有人批評揚州文化,如朱自清,朱先生說揚州人“小氣和虛氣”。小是眼光如豆,虛是虛張聲勢。康乾以后,鹽業衰落,揚州城市被邊緣化了,長期處于封閉狀態,是眼光如豆的根子;業已衰落但曾經闊過,則又是喜歡虛張聲勢的根源。朱自清對于家鄉愛之深,所以痛之切。他對揚州文化之衰,不是一針見血,而是兩針見血。還有一位易君左先生譏笑揚州人“懶惰、浪漫、頹廢的不景氣”,易先生最后打官司打輸了。
一座城市從它建立那天起,逐漸具有一種文化精神,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文化精神逐漸變化,或者由保守愚昧走向昂揚開放,或者由奮發向上走向消極頹廢,不會一成不變。經2000多年升沉起落歷史命運的揚州,尤其如此。意識形態作用于經濟,但又為經濟基礎,即生產力狀況與生產方式所決定。我們土地上揮舞第一鍬開挖邗溝的先民和今日在電腦桌前用鍵盤指揮南水北調的人員,不會具有統一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
揚州文化最為奮發、最具強勢的時代是在唐代。“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還有“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揚州的物質文明是揚州人親手創造的,可以想見當日揚州人走在月明橋上必然高視闊步,一臉的豪邁氣象。揚州人寫的《春江花月夜》,眼睛里看到的是大江瀚海、明月星光、長飛鴻雁、潛躍魚龍,視通萬里的同時,思考的是人生宇宙。后代人從唐人的吟哦里,讀出了磅礴、恢宏、壯闊和大氣,讀出了唐代揚州人人與自然的諧和,讀出了智慧與靈性,揚州不僅是揚州人的揚州,也是天下人的揚州。書生到了揚州,反思于“肯學諸儒輩,書窗誤一生”,于是意氣風發,別有他圖;失意人到了揚州,高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城市風貌使他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當年揚州到處閃耀著希望的火苗,到處擂響著人生奮進的戰鼓。后人模仿唐詩,寫來寫去總是不像,秘密沒有別的,因為時代缺少大唐氣象,城市缺少唐代揚州的那種文化精神,一切模仿的努力只是徒然。
揚州文化,一言難盡。說它輝煌,說它沒落,說它昂揚向上,說它頹廢消沉,說它博大精深,說它江河日下,都有一定的依據,就看從什么角度介入,就看評介的是歷史的哪一個階段。文化是動態的,揚州文化之薪火也是不滅的。慶幸的是,近幾十年來,揚州文化的走向,是走向新生,走向振作,走向崛起,這是不爭的事實。
揚州觀光游覽
揚州主要旅游景點:揚州個園 ·瘦西湖 ·何園 ·鳳凰島 ·大明寺 ·揚州登月湖 ·漢陵苑 ·瘦西湖•二十四橋 ·瘦西湖•五亭橋·史可法紀念館 ·荷花池公園 ·八怪紀念館·縱棹園 ·茱萸灣公園 ·古運河 ·荷園 ·正潤生態園 ·冶春園 ·仙鶴寺 ·高旻寺 ·西郊森林公園 ·唐城遺址博物館 ·界首鎮護國寺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竹西公園 ·馬可波羅紀念館 ·高郵盂城驛·汪氏小苑 ·銅山森林公園 ·御碼頭 ·盆景園 ·揚州龍山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 ·龍虬莊遺址 ·瓜洲古渡風景區 揚州瘦西湖
最佳旅游時機
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的春季,揚州迎來旅游旺季,也是游覽揚州的最佳時間。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揚州市都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游節”,此時的揚州煙雨朦朦,稀有的瓊花正當盛開,花香撲鼻,是旅游的黃金季節。
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賞月的最佳時節。主要活動有游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游、運河夜游、美食節等
最不適宜季節:7、8月份是揚州最熱的時節,但同時也是淡季,好處就是門票便宜。
揚州美食
要問揚州特產是什么,呵呵,不用問,就是揚州小吃和休閑了.揚州有句老話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用來形容揚州人比較愜意的生活,意思是說早上揚州人吃包子,吃干絲,喝茶,晚上洗澡。從這就可以看出揚州的美食和洗浴休閑中心的發達程度了.
揚州菜屬于淮揚菜系,最有名的是三頭宴和紅樓宴。要是說到包子,是揚州的特產.而且人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莫過于富春包子.
當然最有名的是---當當當---揚州炒飯!真可謂家喻戶曉,傳遍全球各地,在奧運期間可是最受歡迎的三美食之一呢!揚州炒飯并不是單純的蛋炒飯,揚州炒飯還有個富麗堂皇的別名——“金裹銀”。【特點】米飯粒粒分散,軟硬有度,鮮韌爽滑,香潤可口。〔精選原料〕除米飯外,其他配料帶有一定隨意性。單一炒米飯稱“水晶飯”,加雞蛋為“金裹銀”,加蝦仁為“蝦仁炒飯”,加肉絲、肉丁、火腿則依此類推。稍上檔次的什錦揚州炒飯配料有:海參、雞肉、火腿、豬肉、蝦仁、鴨胗、冬筍、青豆等。
未完待續
信息整理:
86dn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