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城開通“七河八島”水上游覽線 全長20公里風光帶移步換景
發布時間:2013-4-28 6:41:37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5184 【字體:
大 中 小】
為讓游客親身領略“七河八島”的生態魅力,4月26日,鳳凰島生態旅游區正式開通“七河八島”水上游覽線,這是繼乾隆水上游覽線和古運河水上游覽線之后,揚州市開通的第三條水上游覽線。其起始于鳳凰島生態旅游區的金灣島北端,可領略芒稻島、聚鳳島、壁虎島、鳳凰河、芒稻河等眾多島嶼與河流的面貌,全長約20公里,船行約60分鐘。
20公里風光帶移步換景
“七河八島”是一處特殊地形,由七條河流及由其分割而成的八個島嶼組成。該地形位于揚州東北部,屬廣陵區泰安鎮和灣頭鎮轄區內。
此次推出的“七河八島”水上游覽線起始于鳳凰島生態旅游區的金灣島北端,沿途可領略芒稻島、聚鳳島、金灣島、自在島、鳳凰島、壁虎島、山河島、紅星島及運河、鳳凰河、金灣河、芒稻河等,全長20公里處處皆景,船行約60分鐘。每日四班,上下午各兩班。
“七河八島”區域內不僅自然環境優美,而且生態資源豐富,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主要常見植物品種約計258種,鳥類26科81種,水產資源豐富被稱為揚州的“綠肺”和城市的后花園。
坐“水上巴士”感受碧波蕩漾
作者登上“水上巴士”,先行欣賞了鳳凰島、茱萸灣、萬福閘、邵伯古街一線的水上風情。從鳳凰島景區南門碼頭上船,只見一灣碧水蜿蜒南去,左邊河岸上綠樹成行,萬福閘橋洞里暗藏的浮雕則在默默述說著運河的歷史淵源,令人不禁起了探幽之心。船往前行,仿佛徜徉在唐詩宋詞之中,船上的游客竟也成了岸上人眼中的風景。
“截至目前,鳳凰島水上游覽線已經自成體系,南接古運河水上游覽線,北接邵伯湖。”鳳凰島景區副總經理何志揚告訴記者,去年9月,鳳凰島生態旅游區嘗試著推出了水上游覽線的內河部分,即從景區門口穿越木屋度假村、水鄉人家、桑葚園、魚花池、湖外湖酒樓及蝙蝠湖蘆蕩,直達聚鳳島碼頭。今年“五一”黃金周之前作出大膽嘗試:把內河水上游覽線與外湖水上游覽線相對接!這樣,市民就可以到鳳凰島生態旅游區坐著游船悠游“七河八島”的美麗風光帶。
旅游格局
三條水上游線平分秋色
隨著鳳凰島生態旅游區開通揚州第三條水上旅游線,揚州水上旅游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態勢。不同的水上游路線是否會存在沖突?各條線路又涵蓋了怎樣的亮點?
據悉,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三條游覽線發揮著各自獨特的優勢。“乾隆水上游覽線”沿途經過御碼頭(天寧寺)、冶春、西園曲水、穿過廋西湖、直達大明寺等景點,這是一條體現揚州園林之美的精品水上游覽線。
古運河游覽線從便益門碼頭出發,其間經過大王廟廣場、東關古渡、普哈丁墓園、吳道臺宅第、康山文化園(盧氏鹽商住宅)、何園、南門遺址等,這是一條反映揚州厚重歷史的文化水上游覽線。古運河水上游覽線還推出了游夜游項目,通過兩岸綠化和亮化,更加營造出與白天不同的夢幻視覺效果。
鳳凰島水上游覽線則充分利用其自然生態環境,讓游客回歸自然,填補了揚州水上游生態游不足的缺憾。鳳凰島一帶的景觀體現了四季分明的自然風采。三條不同的水上游路線,著力打造了園林、文化及生態的旅游風格,給本地和來揚的游客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業界說法
如何做好水上游旅游文章?
揚州如何借力水上游,在旅游業尋求新突破?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將水上游打造成一個系統工程,沿著水路打造具有特色的水岸互動項目,不僅是水景和周圍景色的展示,而且能進一步加強游客的參與性。
乾隆水上游覽線與古運河游覽線,可加強其沿岸的互動性,如增設茶館、民間藝術等。鳳凰島則可進一步放大其生態游的參與性,在不同的季節,采用不同的路線。桑葚成熟時,游船從桑葚園走,讓游客上岸采摘桑葚。春季島上盛產野菜,可讓游客上岸采摘枸杞頭、秧草頭等。島上的農家飯莊也可充分發揮互動作用,向游客提供特色農產品,如手工釀制的大麥原酒、茶田里自采的清香綠茶、農婦攤烤的酥餅等。
鳳凰島景區內天然的蝙蝠湖蘆蕩是一大特色,涵蓋了我國的蘆葦3大類84變種和6個變型。蝙蝠湖中還生長著菖蒲、菱角、荸薺、茭白、水芹、荷藕及藻類、蕨類等一直為游客津津樂道。鳳凰島上散養的藍孔雀每年春天也飛進蘆蕩產蛋、孵化,增加了蘆蕩的神秘感。讓游客在蘆蕩逗留,既是休閑也親近了自然。
一系列活動的推出,不僅加強了水岸互動性,也帶給游客精神上的滿足。有市民提出,能否將水上游的路線進一步融合,拉長水上游距離。業內人士考察認為,隨著旅游業向休閑度假方向發展,揚州在打造水上游的同時,進一步增加水岸互動項目,能推動揚州旅游市場的新增長。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揚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