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大尺寸_免费看黄色的视频软件_搜索毛片_最后生还者在线

2013中國·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主會場東關街街南書屋,曾經有一個鎮宅之寶——玲瓏石,這塊姿態優美、玲瓏有致的太湖巨石隨著街南書屋的繁華衰落,從長埋地下,到重歸故園,背后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曲折經歷。
從史可法紀念館搬至“十二景”之一看山樓內
作者在街南書屋看到,剛剛建成的街南書屋“十二景”之一看山樓,其正堂客廳,擺放了一塊巨石。這是什么樣的一塊石頭?為什么會擺放在看山樓里?作者為您解開其中的秘密。
鎮宅之寶重歸故園
作者現場看到,這一巨石外形奇特,被安放在看山樓正堂客廳里,面西朝東,背面的墻板上,雕刻著小玲瓏山館圖,同時有一塊“巍然獨存”的牌匾和一副對聯。
這塊奇特的石頭為太湖石材質,高近2米,由于年代久遠,上面所刻字跡已隱隱約約,石頭額部,有四個陰刻篆書“玉山高并”。腰部上側有一行陰刻楷書“小玲瓏山館馬氏清供”。楷書左側還有一方陰刻印章,上面篆書“玲瓏山館”四字。在石頭左腰處還有一方印章,上面有篆書四字,難以辨識。
“這是一塊小玲瓏山館的遺石,姿態優美,玲瓏有致,‘皺、透、漏、瘦’皆備,唯一遺憾的是只剩上半截。這一石頭是街南書屋的鎮宅之寶,為當年馬氏兄弟所有。康乾年間,馬氏兄弟是揚州舉世聞名的儒商,這塊高達兩米的太湖巨石,相傳為甘泉縣令龔鑒所贈。”有關專家介紹說,“這塊石頭剛從史可法紀念館運回,安放在才修復的‘十二景’之一看山樓內,回歸故園的玲瓏石將成為修繕復原后的‘十二景’中一道充滿傳奇色彩的風景。”
“玲瓏石”身世傳奇
為什么這一石頭是從史可法紀念館運回的?這塊石頭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街南書屋是今年‘4·18’開幕式舉行的地方。街南書屋的另一名字為小玲瓏山館,這一名稱就是得名于這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這塊太湖石為什么會在史可法紀念館內?這中間還有一段故事。”有關專家介紹說。
“馬氏兄弟健在的時候,這個大石頭就豎在院子里面,它的高度是超出它的圍墻的。周圍鄰居對此雖有意見,認為對他們家風水有妨礙,但礙于馬氏兄弟的名聲,鄰居是敢怒不敢言。太平天國時期,馬家逐漸沒落,周圍鄰居不斷上門,要求馬氏兄弟后人把石頭運走。馬家后人無奈之下,只能把巨石埋進了院子的泥土中,沒想到,幾十年后重見天日時,它卻被毀了。”專家介紹說,幾十年以后,這個房子已經易主了,新的主人就想把這個東西挖出來,上百個工人挖,因為太大了,又沒有起重機,不小心就把這個石頭挖斷了!到了上世紀“破四舊”時,小玲瓏山館原址被掃蕩一空,有識之士把殘存的這塊太湖石悄悄藏于史公祠,即當時的揚州博物館。“藏”在這里的太湖石頂峰部分,還能清晰地辨別出篆書“玉山高并”,以及一行楷書“小玲瓏山館馬氏清供”,此外還有一方“玲瓏山館”陰刻印章。“玲瓏石演繹了一段傳奇經歷,它見證了街南書屋的興衰,重回故里,再安放到剛剛復建的十二景中,更折射了揚州的古城保護,展現了揚州古城保護風采。”專家們說,雖然目前的這一塊石頭僅保留了頂峰部分,但從殘存的石塊上,仍可看出古人對太湖石瘦、皺、漏、透的審美情趣。
每個景點都有傳奇
再過幾日“4·18”就要開幕了,而著名的街南書屋“十二景”也已全部整修到位。“像這玲瓏石一樣,曾經享譽盛名的‘十二景’,每一個景點背后都有故事。”專家們介紹說。
從小玲瓏山館西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一湖碧水和環繞四周的假山樓閣,看山樓、覓句廊、透風透月兩明軒、七峰草堂等美景環繞四周。在一片假山樓閣,藤樹梅草中間,仿佛看到了馬氏兄弟與眾多文人飲酒、賦詩、自得其樂:
“比方說覓句廊,詩人在走廊里走來走去,來尋找好的詩句,還有藤花庵……”康乾年間,在南方富有的商人中,喜歡文化的并不多,而在文人當中,富有的也不多,揚州馬氏鹽商兼具其二,尤好藏書,這才引出了與《四庫全書》的一段佳話。
“叢書樓有兩層,藏書百架,藏書的質量也非常好,乾隆年間編撰《四庫全書》的時候,馬家貢獻了一千多種,其中有七百多種是其他地方沒有見過的……”叢書樓是一座兩層樓的木質建筑,左右三間,正面朝陽,背倚山石。雕花鏤空的木扇格門窗,與若隱若現的幽幽書香相得益彰,它見證了馬氏兄弟家族上百年的繁華興衰。
“這座享譽揚州一百多年的著名園林,如今修繕一新,曾經的鎮宅之寶玲瓏石,也重歸故園,向人們講述著那一段傳奇經歷。”采訪中專家告訴作者,街南書屋里活躍的眾多文人墨客:鄭板橋、金農、汪士慎等也都留下了千古佳話。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揚州新聞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