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8-29 10:40:03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4861 【字體:
大 中 小】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可謂是家喻戶曉,但雕刻在碧玉上的《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8月28日,首個“揚州工”版《清明上河圖》制作完成,其原材料規模之大在全國罕見,同時該作品突破玉浮雕技藝瓶頸,立體展現了原作風貌。據悉,該作品也是今年揚州著力打造沖擊10月西博會“百花獎”的精品力作。
去年,揚州著名漆器點螺大師楊定國曾創作完成了首幅點螺漆畫《清明上河圖》。今年,繼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在中國剪紙博物館正式面世之后,揚州玉雕又給世人亮出了最震撼的一筆——碧玉《清明上河圖》插排。
據了解,碧玉《清明上河圖》插排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春梅統籌策劃,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田翔領銜其工作室團隊設計、制作,歷時90余天日夜趕工而成。“珍稀玉料加上揚州工,該作品一定會在國內玉雕成品市場上引起波瀾,相信不久就會有私人藏家或拍賣行聯系我們。”揚州玉石料市場副總經理張維林說。
8月28日,在田翔大師工作室中,看到了這件碧玉插排。整件作品取材于加拿大碧玉,用特殊方法下料,取得長2米、寬約80厘米、厚約4厘米的原料。“光是原材料,市場價值就超過500萬元。”在原材料價格節節高升的市場環境下,田翔說,“這樣大規模的加拿大碧玉十分難得,而制作完成后的插排預估市場價值在千萬元以上。”
據介紹,整件作品可謂精雕細琢,主要采用高浮雕和淺浮雕的雕刻技藝,立體感強,展現了一幅宋代的和諧市井生活畫卷。而在這幅畫卷中,共容納了200個人物,人物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人物雕是揚州工的特色技藝,因此我們也在作品中發揮到了極致。”田翔表示,“為了更好地表現畫面,我查閱了各種資料,除了歷史知識外,還包括工程、造船等多個方面。”
“《清明上河圖》原畫較長,當時在選擇哪一段進行雕刻時,也費了一定的時間。”據田翔介紹,自己選取了《清明上河圖》最精彩的一部分,雖然頗有難度,但如果表現出色,其藝術價值也會攀升,制作完成的碧玉《清明上河圖》插排將成為“揚州工”在西博會上沖擊“百花獎”的力作。據悉,今年西博會將在江西南昌舉行,時間為10月底。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揚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