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大尺寸_免费看黄色的视频软件_搜索毛片_最后生还者在线

被業內譽為全國鞋底產業“第一村”的廣陵區李典鎮田橋村,不光生產鞋底的企業多,普通農戶創業者更多,更特別的是,村民熱衷興辦村公益事業,認為這些都是“很有面子的事”。近日走進田橋村,在該村農民公園北側看到,一幢新建的大樓封頂了,五層高,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屹立在村頭顯得格外地氣派。
“上級審批的項目名稱是‘村級便民服務中心’,但不少村民覺得這名字太土,建議改叫‘總部經濟大樓’,更洋氣。”村黨委副書記陳春來說,這棟大樓總投資超過1000萬元,沒要村民掏一分錢,但村民的建議也不是全無道理。
田橋村的工業特色是“橡塑鞋底”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宏潤塑膠、三馬橡塑、好年華橡塑三家公司,如今“一天能生產20萬雙橡膠鞋底,銷往全國各地”。不僅如此,在三個“龍頭企業”帶動下,村里還衍生出了40多家從事彩印、五金、織袋經營和生產的個體私營企業。
“很多都是小規模、作坊式,平時接待客戶、辦公,還有產品開發,沒有一個像樣的場所可不行,所以村民集體商定,造個服務村經濟發展的大樓,大家一起用。”陳春來說。
田橋村民愛創業,村里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的400間門面房,被手持創業項目的村民承租一空。村民委員會主任吳光明介紹說:“田橋村總共2900多人口,勞動力數量超過2000個,知道比例為什么這么高嗎?60多歲的老人還在工廠上班拿工資,大家覺得閑在家里很沒面子。”
今年64歲的村民朱鶴弟在一旁“作證”:“我在廠里上班,一年工資兩萬五,而且時間寬裕還種著家里一畝多地。”
為了證明村民“好面子”,吳光明列舉了一組數字:最近5年,田橋村投入2000多萬元修路造橋、河塘清淤、綠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為方便村民健身、休閑和娛樂,先后投入500多萬元興建了東南西北四座農民公園……加上村“總部經濟大樓”投入千萬元,全部是村集體和村里能人出資,經濟條件一般的村民,不需要掏一分錢。
如此大手筆,田橋村“底氣”從何而來?吳光明捧出的賬本顯示,2011年,田橋村實現工業產值3.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6萬元,村集體收入590萬元。
“村集體收入中,很大部分來自駐村福利企業的稅金返還。”村黨委書記王恭林介紹,駐村的宏潤塑膠、三馬橡塑、好年華橡塑三家公司在吸納本村500多名村民家門口就業的同時,還安置了上百名殘疾人就業。福利企業應享受稅金返還的政策待遇,可是在領辦“宏潤塑膠”的王恭林帶動下,三家企業均將國家返還的稅金捐了出來,每年“送給村集體的資金”將近300萬元,再加上村民創業積極、就業充分,要搞公益事業,個個主動捐款,使得田橋村在李典鎮率先實現通村、組道路硬質化率100%,先后創成了揚州首批小康示范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86dnq.cn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