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申遺共有九個城市組成 揚州四個項目入圍“海絲”遺產點
發布時間:2012-6-3 10:34:07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6001 【字體:
大 中 小】
2012年6月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孫華教授來揚,就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對揚州遺產點進行現場考察評估。
目前,揚州共有四個項目入圍“海絲”遺產點,分別是立即列入項目仙鶴寺、普哈丁墓,后續列入項目大明寺、揚州城遺址(隋—宋)。
孫華教授此行,是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9個城市進行集中評估。據悉,此次評估后,“海絲”有望列入國家文物局申遺預備名單庫。
揚州:絲綢之路的閃耀明珠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除了陸上交通以外,還有一條經過海路到達西方的路線,這就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
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中國東海岸線中段,約在公元8世紀即已發展成為中國南北水路的樞紐、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
“海絲”有南線和北線之分,北線為中國與日本、朝鮮的交通服務,始發港口主要有揚州、明州、登州;南線則面向東南亞和印度洋、波斯灣,始發港口為揚州、廣州、福州、明州。
在絲綢之路中,揚州是一座極為重要的城市,因為大運河,揚州在這條長時間被視為“東方世界主要國際交通路線”中,既是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的連接點,也是海上絲路南線和北線的交匯點。
“可以說,揚州是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一顆閃耀明珠。”市文物局局長、大運河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主任、揚州市申遺辦主任冬冰說。
兩遺產點成“海絲”立即列入項目
“海絲”申遺共有9個城市組成,分別是揚州、福州、泉州、北海、蓬萊、廣州、寧波、南京、漳州。揚州有四個項目進“海絲”遺產點,分別是立即列入項目仙鶴寺、普哈丁墓,后續列入項目大明寺、揚州城遺址(隋—宋)。
在6月2日的考察中,孫華分別赴上述四個遺產點進行現場察看。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陪同考察。
仙鶴寺現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孫、西域先賢普哈丁于1275年創建。仙鶴寺融合了伊斯蘭建筑和中國古代建筑的風格特點,曾于明清重修,至今仍存有宋、元、明、清四代伊斯蘭教文化遺跡。
普哈丁墓園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初建于公元十三世紀南宋時期,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也集合了揚州建筑的傳統風格,體現著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普哈丁墓是研究中國伊斯蘭教文化及中國穆斯林和回族等的重要佐證,同時也是中國和阿拉伯、波斯人民傳統友誼的歷史見證。
“海絲”申遺因揚州加入更加完整
目前,無論是立即列入項目仙鶴寺、普哈丁墓,還是后續列入項目大明寺、揚州城遺址(隋—宋),在揚州都得到了較為完好的保護,發揮著旅游與交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客觀來說,上述各遺產點正面臨保護壓力,如城市發展壓力、建設開發壓力等。市政府在不斷統一和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已經著手制定政府規章和專項規劃,從管理和制度上緩解和控制開發壓力。
“海上絲路承載著不同文明文化價值、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傳播,體現著作為文化線路的價值互動和思想分享,而揚州是這個商品、思想傳播鏈上至關重要的節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線路一定會因包含揚州的文化遺存分量和歷史地位而更顯豐富、厚重,海上絲路申遺也必定會因揚州的加入而更加完整、真實。”冬冰說。
揚州的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有哪些?
據揚州市申遺辦相關人士介紹,目前經研究梳理出來四個遺產點,分別為:大明寺、仙鶴寺和普哈丁墓、揚州城遺址以及崔致遠紀念館。當然,“這幾處是目前經研究梳理出來的遺產點,不是確定列入的,最終要等文本做出來才知道。”
大明寺
見證鑒真東渡、佛教東傳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故名大明寺。寺廟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清初為“揚州八大古剎”之首。
大明寺是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唐代高僧鑒真大和尚應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的邀請,為弘揚佛法,前后歷經十年磨難,先后五次東渡失敗,終于在第六次方能順利東渡,在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熱烈歡迎和尊敬,為發展中日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大明寺已成為中日兩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
仙鶴寺、普哈丁墓
見證伊斯蘭宗教文化傳播
普哈丁墓和阿拉伯人墓碑就是宋代留下的伊斯蘭教文化在揚州的重要人文景觀之一?! ?
早在七世紀,揚州就是連接海外與中國內地的交通樞紐,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據記載,穆罕默德曾派四位賢者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二賢傳教于揚州。自此,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在揚州這塊土地上與本土文化相互結合、影響、滲透、融合,對揚州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逐步形成了有著民族與區域特色的歷史文化?! ?
普哈丁是繼二賢之后于宋代(1265)來揚州傳教的阿拉伯人士,由于他樂善好施、扶弱濟貧,贏得了揚州穆斯林的擁戴,受到了當時地方官的禮遇和保護。同時他十分尊重民情,在創建禮拜寺時,以中國古人心目中的吉祥物“鶴”的身軀從嘴到尾來布局建筑物,仙鶴寺由此而得名,現為中國沿海四大清真寺之一。自普哈丁至現代已歷七百多年,墓園一直受到揚州穆斯林的珍視,也為歷代政府明令保護和修繕。新中國成立后普哈丁墓園古跡保護和研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受到考古研究人員的關心。至今仍保存著宋、元、明、清的古跡,極有保存價值,成為中國和阿拉伯、波斯人民傳統友誼的歷史見證?! ?
揚州城遺址
見證唐代貿易交通樞紐
揚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而揚州城遺址(隋—宋)又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歷史、文物價值極高,在我國的城市考古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揚州建城歷史連綿,漢代以來城池位置變化基本未出此范圍,歷代城池相互疊壓,遺跡遺物埋藏十分豐富。遺址內涵包括漢廣陵城、六朝廣陵城、隋江都城、唐揚州城、宋三城、元代揚州城、明清揚州城,面積16.8平方公里,范圍覆蓋明清老城區及西郊、北郊大片區域。這在古代城址中較為罕見,其中隋、唐、宋揚州城遺址在全國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地位,是我國現存最為完整、內涵最為豐富的中世紀城址。
揚州城遺址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歷史文化遺產,從而對揭示揚州城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揚州城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揚州城遺址內的遺跡、文物眾多,且代表性強、時代特征鮮明,是揚州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大量精美的瓷器、瓷片以及船只等歷史文化遺存,包括本報最近報道的揚州雙博館鎮館之寶——黃釉褐綠彩云紋罐(長沙窯),這些珍貴文物的出土,充分說明了揚州是我國東南地區當時最大的經濟城市,也是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最大國際城市。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揚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