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詩云:煙花三月下揚州。歷史上的揚州數度繁華,自大禹治水后,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為古九州之一。漢朝時吳王劉濞受封廣陵,建立吳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鹽鐵兩大“官工業”迅速發展,揚州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發展高峰。唐代,揚州作為萬里長江的尾閭、浩瀚大海的門戶,其地理位置、經濟地位相當于今日之上海。江海交匯,城以水興。唐初,隋煬帝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已成為全國南北水運交通大動脈,南方諸郡的貢品、東南八道的物資都必經揚州轉運至京都長安。便利的交通,使揚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東方四大商港之一。揚州的經濟發展出現第二次高峰,并步入鼎盛時期。是謂“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史稱“揚(州)一益(州)二”。繁華起來的揚州,愈加光彩奪人,“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便是當時其富甲天下的寫照。臨海的揚州還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這種包容性也使揚州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絡繹不絕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到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來揚州經商。各種文化交織融合,共存發展。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此共存共榮,成為揚州的一大特色。至晚唐、宋、元,揚州幾經戰亂,經濟陷入低迷。可這樣也掩飾不了揚州昔日的神韻與風采。馬可?波羅在其著名的游記中,對揚州有過癡情的描述,他形容自己仿佛踱進了天上人間。清代,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六游揚州,又重新把揚州推上了新的繁華頂點。清代中期,揚州占漕運、鹽務、河務三大要政之利,成為漕運樞紐和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設在揚州,四方豪商大賈鱗集麋至,揚州繳納的鹽稅占全國總稅收的四分之一,揚州的經濟、政治地位再度上升,出現了經濟發展第三次高峰,揚州成為當時世界上十個擁有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之一。經濟的繁盛帶來文化的勃興,揚州鹽商、揚州八怪、揚州學派、揚州曲藝為后人留下數不勝數的園林建筑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形成獨樹一幟的“揚派文化”?! ?
千年的古運河孕育了揚州的文明,往日的輝煌造就了揚州獨特的通史式的文化長廊。從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走出,如今的揚州更是春風十里,處處涌動著激情,處處展現著新姿?! ?
如今的揚州,瀕江近海,位于中國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內,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高郵、儀征、江都3個市和寶應縣,轄區總面積6638平方公里,人口470萬,其中市區總面積973平方公里,人口108萬。揚州市場腹地廣闊,自古乃蘇北門戶,是長江三角洲輻射蘇北、魯南、皖東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以揚州為中心,半徑100公里內有4000萬人口,半徑200公里內有8000萬人口。
如今的揚州,擁有便捷的交通,氣勢恢宏、充滿現代氣息的揚州火車站,京滬高速、寧通高速在此交匯,乘車從高速公路到南京1個多小時,到上海2個多小時,到北京8個多小時。揚州是蘇中、蘇北鐵路樞紐,擁有揚州始發至北京、廣州、西安、上海、武漢多條黃金鐵路線,輻射全國東西南北中。揚州距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1小時,距上海虹口機場2個多小時。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在揚州交匯,一類開放口岸揚州港駛進了世界海運網絡。連接揚州至鎮江的潤揚長江公路大橋使揚州與蘇南實現了零距離?! ?
如今的揚州,第一眼看到的是秀美的自然風光,第二眼看到的則是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如果說“城在園中、園在城中”是揚州城市最直接的感覺,那么,“書卷氣”則是城市的一種氣質,是城市的內核,讓人回味悠長。以何園、個園為代表的揚州園林,兼容并蓄,融合了中國北方園林之雄和南方園林之秀;參觀中國最有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大明寺、天寧寺各具風格,濃縮了揚州千年歷史;觀賞到天下無雙的瓊花、芍藥;品到中國獨具風味的淮揚菜系和坊間小吃;聽到獨具風韻的揚劇、揚州評話、廣陵琴派古琴名曲;享受到最具人文特色與古風的洗浴文化;欣賞到天下聞名的揚州漆器、玉器、盆景;回味到獨行古今的“揚州八怪”。
如今的揚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綜合競爭力與日俱增。“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金字招牌相繼花落揚州。“臺商投資極力推薦城市”、“福布斯商業城市排行”等,市民更是如數家珍。
揚州,中國這座獨具人文魅力的歷史文化古城,青春勃發,處處閃耀著和諧之美,大氣之美。
信息整理:
86dn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