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鑿運河立首功的——吳王夫差
春秋末期,揚州這一帶被稱為邗國,邗國為吳國所滅。后來吳國國王夫差開邗溝,筑邗城,就是因這里系邗國故地而得名的。邗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溝通長江和淮河的人工運河,邗城是歷史上最早的揚州城。它們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歷史上“春秋”時代的末期,在長江下游崛起了兩個國家——吳國和越國。吳國據有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建都在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越國據有今浙江省大部分,建都在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兩國是近鄰,經常作戰,互攻不休。吳王闔閭時,任用軍事家孫武為將,加強軍備。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闔閭出兵大舉攻楚,五戰五勝,楚軍潰退,吳軍攻入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縣),楚昭王倉皇逃走。吳國在驟勝之際,貴族之間發生爭奪戰果的內訌,這時越國乘機攻吳,造成吳國的后顧之憂。不久楚國又借來了秦兵,在腹背受擊的情況下,吳被迫撤軍。
吳王闔閭仇恨越國在吳、楚戰爭中偷襲吳國,便起兵攻越,被越軍戰敗,受傷病死。闔閭死前對兒子夫差說,不要忘記被越打敗的仇恨。夫差即位后,立志報仇。周敬二十六年(前494年),夫差攻越大勝,俘虜了越王勾踐。越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奴隸,吳王夫差許越為吳的屬國。夫差勝越后,認為已無后顧之憂,一心要北上伐齊,進軍中原,和晉國爭霸了。
當時長江、淮河之間沒有相通的水道,要北進伐齊,只有由長江繞海路進入淮河,這樣不僅航程很長,而且海上風狂浪涌,給進軍帶來困難。為了縮短進軍路線,減少進軍困難,開鑿一條溝通江淮的河道是很必要的。吳國根據以往開河的經驗,決定利用江淮之間的湖泊,因地制宜,局部開挖,把幾個湖泊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貫通江淮的水道。公元前四八六年,吳國在今揚州市北面筑邗城,于邗城下挖深溝,引長江水向北,經廣武、陸陽(舊高郵州南三十里)兩湖之間,入樊良湖(舊高郵州西北五十里),轉向東北入博芝(今寶應縣東稍南七十里)、射陽(今寶應、淮安兩縣東六十里)兩湖,又折向西,經白馬湖(今寶應縣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縣北)入淮河。從此,長江、淮河兩大流域貫通起來了。這條人工開鑿的溝通江淮的運河由于鄰近邗城,便被稱為邗溝。
吳王夫差最初開邗溝是為了北進中原爭霸,但它后來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和航運交通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所以后世的揚州人對夫差的開發之功還是給予肯定的。過去在揚州的邗溝旁有一座財神廟,廟里不是供的財神,而是供著兩位與揚州有很大關系的吳王——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漢代的吳王劉濞。這兩個人雖對揚州地方有貢獻,但結果都不好,因而不好公開祭祀,只好以財神廟的名義供奉他們。更有趣的是,這座廟門是朝北的,其用意是讓他們對著自己開發的北面蜀岡上的故城址,也表示揚州人不忘歷史上最早的揚州城。
公元前四八五年,吳將徐承率水師自海上攻齊。前四八四年,大敗齊軍于艾陵(今山東省太安縣)。前四八二年,夫差率大軍到黃池(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會諸侯,與晉爭做盟主。這時,表面卑身事吳,暗地里臥薪嘗膽大搞“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決心滅吳的越王勾踐趁機攻入吳都,并自海道入淮,截斷夫差的歸路。夫差急忙回師向越求和,越王勾踐不許,吳王夫差自殺,自此吳成了越的屬國。公元前四七二年,越滅吳。勾踐北上會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縣),一時號稱霸主。此時已進入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大儒,他在漢武帝時,以儒學為中心,而又吸取黃老之學,揉合陰陽、名、法各家先行思想資料,創立了一個新儒的神學唯心主義體系,不僅為西漢大一統的集權統治,而且為整個封建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重新提出一系列中國哲學史的特有范疇,如天與人、名與實、常與變以及矛盾觀中的一與二,人性論中的善與惡等等,一直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不同時期展開哲學論爭的焦點。
漢武帝即位以后,曾舉賢良文學(簡稱賢良,漢代選拔的官吏科目之一)之士數百名,董仲舒以賢良身份在金殿對策,發表《舉賢良對策》的言論。在這一對策中他系統地提出治國之道,為了鞏固中央專治集權,主張緩和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時弊政,以仁德代替秦時嚴刑,并主張限制豪強兼并土地,他把這種政治變革叫做“更化”。董仲舒的一番對策,漢武帝極其賞識,并成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核心人物。其時劉非為江都王,由于他是景帝之子,武帝之兄,不免“素驕、好勇”。于是武帝派仲舒為江都相,輔佐劉非,實際是叫他教化劉非,匡止他的不軌行為。董仲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既為江都相,“以禮誼匡正,王敬重焉”。這說明他的教化效果很不錯。
一次劉非把董仲舒召來,和他談話,談論中提到越王勾踐滅了吳,得力于大夫泄庸、文種、范蠡的謀劃,這三人可謂越國賢臣。董仲舒抓住時機,設喻開導。他先講了一個故事,春秋時魯君問魯大夫柳下惠說:“我要攻打齊國,你給拿個主意。”柳下惠當即拒絕?;氐郊液蠖袘n色,不斷自言自語說:“我聽說攻伐之事,是不問賢仁的人,國君為何問我呢?”意即國君專門問我這事,這就證明了自己是不賢之人。董仲舒以此為喻說:“柳下惠僅僅因為國君這樣問了一下就覺得是恥辱,而越滅吳時,不是堂堂正正地打,全靠設下詐術攻伐吳國,這些主意都是泄庸、文種、范蠡所謀,這三人根本稱不上賢臣。”比喻之后,他陳述自己主張:賢仁的人要做到“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正義明道”的意思是,為臣子的一定要懂誼(即義)明道,安分守己,不要搞欺詐攻伐,更不要對抗中央集權,自搞一套。這是很婉轉地批評劉非,劉非也稱其“善”。董仲舒原本不過是江都相,不久即調往中央,權勢炙手可熱,而他選拔人才時,首先是以是否忠于朝廷,維護封建思想為標準的。
由于董仲舒在揚州時間較長,故在瓜洲城內泗橋東曾建有五賢書院和五賢祠,以董仲舒為首并為宋朝的胡瑗、王居正、李衡和文天祥并稱“五賢”。在揚州的北柳巷設董子祠,先為正誼書院,明正德年間改正誼祠祀漢丞相董仲舒,到清代時,圣祖康熙賜“正義明道”匾額,遂改為董子祠,中供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儼然,并將附近的一條街定為賢良街,一條巷定為正誼巷,另一條巷定為大儒坊(今南柳巷)。過去的鹽運司衙門,本為董子故宅,相傳舊有井,曰:“董井”。明清兩朝,鹽運使都曾在此建亭筑軒,景仰前賢。除此之外,江都縣還有正誼鄉,意思都從此而來,可見董仲舒對揚州的影響。
千秋功過任評說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次子,公元569年生于陜西,10歲時被封為雁門郡公,13歲被封為晉王;14歲被任命為武衛大將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鎮守北方重鎮,獨當一面;18歲調任雍州牧,內史令,進入中樞決策層,揭開政治、軍事生涯的序幕;20歲,任淮南道行臺尚書令,總領了51.8萬將卒伐陳,統一中原;22歲由并州總管調任揚州總管,取代秦王楊俊,王鎮江都,加強對中國南方的統治;31歲楊廣由江都入朝;32歲楊廣被立為太子;36歲發動仁壽宮政變,楊廣登基為皇。在位14年(605-618),留下了千古罵名。然而,客觀地說,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封建君主,其千秋功罪,一直是千百年來人們議論的話題。
隋煬帝在位前期曾有一系列對國家民族發展有影響的作為,如平定江南、改革弊政、興建四大工程(營建洛陽、修筑長城、鑿太行馳道、開南北運河)等,種種偉業促使隋代的迅速強盛,也為唐王朝的盛極一時奠定了較高的基礎和起點。
隋煬帝結束了從三國到南北朝長期南北對峙、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周秦以來第二次天下大統;他開鑿運河,僅六年時間就完成了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大運河,全長5000華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最雄偉的一條人工運河;他復開學校,創置了科舉制,為國家選拔人才,為后世提供招賢納士的經驗;他整理古籍,經通西域、撫御外患、寬減刑罰,功不可沒。
但是同時,他屠兄殺父篡奪王位,橫征暴斂,窮奢極欲,征伐高麗,窮兵黷武,罪惡昭彰。特別是不顧民力國力開鑿大運河,嚴重破壞生產力,使上千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隋煬帝在位14年間(605-618)三下揚州。下揚州前,先派人往江南造龍船舟,以及雜船數千艘。隋煬帝是沿運河下揚州的。他征發民工在運河兩岸“筑御道,樹以柳,自長安至江都置離宮四十余所”。錦帆過處,香飄十里。龍舟鳳舸,相接百里,所過州縣,巧取豪奪,民不聊生,真是“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其結果是:“龍舟東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滿故宮,亡國亡家為顏色,路桃猶自恨東風。”終于于大業十四年(618年)在揚州行宮被部將縊死。
“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帝王死后狀極凄慘,蕭后和宮女以漆床板草率為棺,草葬吳公臺下,而且民間傳說到唐代武德五年(662年),隋朝舊臣陳棱為江都總管時以帝禮把楊廣改葬雷塘,但天怨人怒,以致剛葬下即雷雨大作,棺柩遭雷擊,改葬三次,雷擊三次,留下了三個雷塘。后來有人出主意說:雷是不打菩薩的,于是在隋煬帝墓穴上造了鐵佛,并為鐵佛造了一座寺廟,名“鐵佛寺”。這樣,隋煬帝陵方得以保存。
今存之隋煬帝陵,系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由阮元重修并立墓碑。碑心“隋煬帝陵”四個大字為當時書法家伊秉綬所書,碑右側刻有“大清嘉慶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撫阮元建石”,左側為“揚州知府伊秉綬題”,至今字跡仍清晰可見。
隋煬帝陵作為一個古跡,引得古今多少詩人的慨嘆。清人王士禎詩云:“寶城北是上雷塘,細草青青古墓荒。莫笑錦帆隋煬帝,杏花楊葉兩茫茫。”
1995年,隋煬帝陵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98年開始,邗江區政府組織專家對隋煬帝陵的深度開發進行論證規劃,目前正在積極實施之中。
“日本文化之父”的揚州高僧——鑒真
鑒真,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市)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14歲隨父于揚州大云寺出家,從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21歲在西京長安實際寺從恒景律師登壇受具足戒。此后在長安、洛陽等地游學,從許多名師受教,專攻佛教戒律,兼及佛教的其他學說,探求佛典、建筑、雕塑、書畫、醫學、音樂等方面的知識。26歲,鑒真成為一個精通佛教律宗學說的有名的和尚回到了揚州,并以這里為中心,開始了他此后三十年在淮南地區廣泛的宗教活動和社會活動。到中年時候,鑒真被尊為淮南江左地區“獨秀無倫,道俗歸心”的宗教首領。這期間,他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闡律,寫刻經石,廣施醫藥,普濟眾生,并為4萬余人受戒。55歲時,鑒真住揚州大明寺,為眾講律。
鑒真所處的時代正是盛唐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特別是一衣帶水的日本不斷派遣使節、留學生到當時的長安學習,吸取唐代文化。鑒真自受日本赴唐僧人東渡的邀請以后,抱著“如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獻身精神毅然發愿赴日,歷經千災百難,萬苦千辛,一直咬緊牙關,百折不撓,終于東渡成功,以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留居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動了十年,傳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鑒真的六次東渡也幾乎都與揚州有關,唐天寶二年(743),鑒真開始第一次東渡,一切工作準備就緒,計劃從揚州揚帆,正在研究開船日期時,因僧人內部發生人事糾紛,僧人如海挾怒誣告,未能成行。當年冬(十二月)又進行第二次東渡,從揚州悄悄啟航,舉帆東渡,船從揚州出發,經運河入長江,途中因遭風浪,船毀物沉,鑒真被明州官府救至阿育王寺,第二次東渡再次失敗。唐天寶三年(744)冬,鑒真開始了第三次東渡,途中被江東道采訪使阻攔,把他們又送回了揚州,鑒真住揚州崇福寺。唐天寶七年(748)春,日本僧人又來到揚州邀請其東渡,鑒真素志不變,決定再度入海東渡,沿運河出瓜洲進揚子江,開始尚且順利,可船一入海,便遇上風浪,船在海上飄泊近半年時間,艱苦備償。第四次東渡也以失敗告終。經過一段時間休息,鑒真一行決定取道廣州作第五次東渡,經過幾年長途跋涉,在慘遭天災人禍雙重打擊后又回到了揚州。此時,他已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了。唐天寶十二年(753)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鑒真率弟子二十余人,隨同日本遣唐使從揚州(今瓜洲鎮入江口處)出發,第六次東渡,終于到達日本,實現了東渡宏愿。千年之后,鑒真曾經揚帆東渡之處(今瓜洲江邊)也成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大詩人——李白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多次來到揚州。開元十四年(726),二十六歲的李白離開蜀中,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這次他是抱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建功立業的愿望而出游的。他游襄漢,泛洞庭,登廬山,東下金陵、揚州,作客汝海,還憩云夢。他在揚州逗留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后來他回憶說:“襄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這固然是他豪爽仁俠,也說明揚州是一座消費城市。他的《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廣陵贈別》、《秋月登揚州西靈寺塔》等詩,從內容來看,都可能作于這次初游揚州時。
天寶四年(745年),四十五歲的李白在長安度過了三年政治上不得意的生活,上疏請還,開始了以東魯、梁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這年秋末,他赴江東,取道邳州、揚州,再入越中,冬末北赴蘇州。次年由蘇州來揚州,盤桓于揚州、安宜、淮安等地,復于秋間返揚州度歲,一直玩到第二年的春天。李白有一首《瓜洲新河餞族叔舍人賁》詩,對主持開河的潤州刺史齊浣備加贊頌,說是“齊公鑿新河,萬古流不絕。豐功利生人,天地同朽滅……”瓜洲新河即伊婁河,開于開元二十六年(728年)即李白二次來游的六七年之前,以此來推測,這首詩當作于此次游揚期間。
天寶十三年(754年),五十四歲的李白最后一次來揚州,這次他遇見了青年詩人魏萬(后改名魏顥)。魏萬也是個狂放自負的人物,曾隱居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他為了訪問李白,曾循著李白的足跡追蹤三千里,終于在廣陵相遇。在魏萬的眼中,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餓虎,或時束帶,風流醞籍”,氣慨很是不凡。他們一見契合,忘記了年齡的差距,象兄弟一樣,在廣陵、金陵流連了幾個月。臨別時,李白把自己的全部作品交給魏萬,請他編集,還把愛子明月奴囑托他照應。后來魏萬編成《李翰林集》,還寫了序,這是李白生前就編好的詩文集,可惜失傳了。
與劉禹錫同登棲靈塔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與揚州最膾炙人口的詩句是他寫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他于敬宗寶歷元年(825年)除蘇州刺史,第二年秋以久患眼疾,免去郡事,冬月,向洛陽進發。這時正好是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召回洛陽,兩人于途中在揚子津相遇。他們是互相傾慕的詩人,過去且在長安就相識,但接觸不多,現在相遇,喜出望外。白與劉同年,都是五十五歲的人,可是精神很好,游興很高,在揚州玩了半個月。劉禹錫有《同樂天登棲靈寺塔》詩云:“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云外倚欄干。忽聞笑語半天上,無數游人舉眼看。”白居易也有《與夢得同登棲靈寺塔》詩云:“半月騰騰在廣陵,何樓何塔不同登。共憐筋力尤堪任,上到棲靈第九層。”可見他們是如何的親密。在揚州,自居易作詩贈劉禹錫,劉有答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名句就出在這首詩里。晚年,白和劉成為最好的詩友,揚州的這段經歷是起了推進作用的。
“文章名冠天下”的揚州太守——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為改變北宋王朝政治、經濟、軍事“積貧”、“積弱”的狀況,勇敢地參加了以范仲淹為首的革新派對呂夷簡為首的保守派的斗爭。終因保守勢力的強大,致使“慶歷新政”不到一年就失敗了。范仲淹遭貶外調,歐陽修被貶為夷陵令,再貶到滁州,不久又遷至揚州。
歐公于揚州雖無赫赫之功,然政績顯著,頗得后人贊揚。其一,關心民生疾苦,抨擊重斂誅求。慶歷年間,江淮連年大旱,歐公曾上書朝廷,在《論救賑江淮饑民子》中,要求皇上體恤“江淮之民,上被天災,下苦賊盜,內應省司之重斂,外遭運使之誅求”,請朝廷能“有所存恤”。其二,為政尚簡,綱目不亂?!端问?middot;歐陽修傳》載:“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廢弛,而民受其弊。吾所寬者,不為苛意,簡而不為繁碎耳。’”又,歐公后裔所作《事跡》載:“先公平生連典大郡,務以鎮靜為本,不聲場譽,治存大體而設施各有條理,綱目不亂。非盜賊大獄,不過經日。吏人不得留滯為奸。如揚州、南京、青州皆大郡多事,公至數日,事十減五六。”其三,注重廨舍城池的增修興建。公余之暇,常常寄情山水,平山堂即是他在揚州所建。他認為此地“占勝蜀崗,一目千里”,于是構堂筑室,作為游宴之所?,F在堂上“朝起憑欄,六代青山都到眼;晚來對酒,二分明月正當頭”的對聯正是當年盛景的寫照。而另一副對聯,“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橫批是“放開眼界”,既可遙想當年高朋慕名而來,談古論今的盛景;也可領略歐公無法施展政治抱負的郁悶心情;更可窺見太守樂觀自適、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落宕情懷。
歐公是以“文章名冠天下”的,在揚州雖困于貶謫,但鉆研經史、著寫詩文,從未間歇。他在揚州所撰散文有《月石硯屏歌序》、《大明寺水記》、《海陵許氏南園記》,詩作有《青松贈林國華》、《贈歌者》、《答謝判官獨游幽谷見寄》、《酬王君玉中秋侍月值雨》、《詠雪》、《蘇才翁挽詩二首》等。
歐公守揚之政績與文章得到了世人的贊揚,清康熙帝曾書“賢守清風”匾額懸于平山堂上。歐公于揚州簡政便民,先進后退,已傳為佳話。后人喜將“揚州太守例能文”與“杭州太守例能詩”相提并舉,這既反映人民對山川秀麗、文化發達區域地方官員在文化修養上之要求,也表現人民稱頌贊美歐陽修守揚州之政績文采。
詩情洋溢的揚州太守——蘇東坡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他雖是四川人,但和揚州有特殊的感情。歐陽修是他的老師,曾在揚州任太守,師生之情,使他常至平山堂,懷念老師對他的教誨。而揚州高郵人秦少游則是他的學生,仍是師生之情,蘇東坡非常器重秦觀,親行獎掖提攜。他還曾親任揚州太守,力矯時弊,解民倒懸,留下諸多政績與佳話。
他是元祐七年(1092)知揚州的,在此以前他曾十多次來往于揚州,其中有兩次在他生活中最為重要。一次是元豐二年(1079)由徐州徙湖州路過揚州時作《西江月·平山堂》。雖遭貶徙任,但揚州知州鮮于設宴于平山堂。作者酒酣思師,即席賦此詞。據其友人釋德洪和張嘉父說,其時“名士堵立,看其落筆置筆,目送萬里。殆欲仙去爾”。其實觀者哪知蘇軾此時心情,因老師已仙逝,而他曾受教歐公門下16年,恩師當年曾寄予厚望云:“我老將休,付子斯文。”而今已成過去,當然感慨萬端,所以他在詩中飽溢感情:“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此詞以歐詞《朝中措》為中心線索,上片見歐公手跡而睹詞思人,下片聽人唱歐公曲而慨嘆不已,在寫情詞中,以超邁的韻格,顯露胸中浩懷逸氣而獨樹一幟。
蘇軾在揚州任上僅半年光景,時間雖短,但他努力革新鼎故,做了幾件深得人心的好事。首先是深入民間,“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見老百姓皆為“積欠”(每年所欠官稅)所困,雖是麥收,農民怕官府催還而不敢返鄉。蘇軾嘆道:“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畏催欠,乃甚于水旱。”于是上任后在照例要寫的謝表中直言不諱地說“江淮之間,久罹水旱之苦;鄰封二浙,饑疫相熏;積欠十年,豐兇皆病。”以后又一再上書請免積欠,以求“使欠困之民,稍知一飽之樂”,終于獲準。消息傳來,蘇軾在詩中以“詔書寬積欠,父老顏色好”之句,表示自己寬慰之情。
元祐年間朝廷貢茶之風盛行,當時名臣丁謂、蔡襄、錢惟演之流以圣上之名向各地強征茶、花,造成百姓巨大災難。蘇軾到揚州后不顧上下壓力,罷去揚州的“萬花會”,深得百姓擁戴。蘇東坡體恤民情,惜紅憐翠,廢除官辦萬花會,群眾性的種花賞花活動反而更盛。東坡一直是以愛花出名的,當年,他能為海棠,“夜深只恐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如今更是不負廣陵春,與民同樂。
為芍藥,他曾多次題詠:“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蘇東坡也是愛揚州的佳山秀水的,他曾在平山堂后建造谷林堂(一說是堂已建好,他為堂寫詩命名),并有《谷林堂》詩一首:“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風初。我來適過雨,物至如娛予。稚竹真可人,霜節已專車。老槐苦無賴,風花欲填渠。山鴉爭呼號,溪蟬獨清虛。寄懷勞生外,得句幽夢余。今古正月同,歲月何必書。”蘇軾很喜歡揚州盆景,他曾寫過《雙石》詩,詩題小引說:“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于背,其一正白可鑒。漬以盆水,置幾案間。忽憶在穎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乃作小詩,為僚友一笑。”詩曰:“夢時良是覺時非,汲井埋盆故自癡。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眉。秋風與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忘仇池。”
歌詠揚州的風流才子——杜牧
唐代詩人中,在揚州留下的影響最深的要算杜牧(803一853年)了。杜牧為晚唐著名的詩人。大和七年(833年),杜牧三十一歲,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辟,從宣州來揚州在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轉為掌書記。掌書記的職務很重要,“凡文辭之事,皆出書記,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說明牛僧孺對他是很重視的,而他的政治見解和才華也足以擔任此職。但是,他畢竟又是一個有貴公子習氣的人,從他寫的《揚州》三首來看,他是很欣賞揚州的紙醉金迷的生活的,他也確實沉醉于清歌妙舞之間。據唐人小說記載:杜牧作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時,“供職之外,惟以宴游為事”。揚州的夜晚,娼樓妓館很熱鬧,杜牧常在這些地方游玩取樂,牛僧孺怕他出事,派遣兵卒三十人換了便裝暗地保護他。后來杜牧升御史,牛僧孺替他餞行,在酒宴上勸他生活不要放蕩,起初他還為自己辯護,牛僧孺命人打開一個小書麓,里面有幾百件都是暗中保護他的兵卒寫的密報,說明“某夕,杜書記過某家,無恙。”“某夕,宴某家,無恙。”杜牧才感到很慚愧,此后終身對牛僧孺懷著感激之情。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不用懷疑的,只要看看他在大和九年(835年)離開揚州時寫給妓女的《贈別》二首之一:“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就曉得他確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當然,杜牧在揚州也并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曾寫有《罪言》、《戰論》、《守論》等文章,對藩鎮問題,用兵方略等提出了中肯的意見,為當時和后世的人們所重視。開成二年(837年),杜牧的弟弟患眼病,看不見東西,居住在揚州禪智寺內。杜牧請了假,從洛陽帶了醫生來給他弟弟看病,也住在寺中。他寫了《題揚州禪智寺》一詩。這時他的心情不好,不如幾年前在揚州時有那么大的豪興了,大概連寺門也很少出,所以詩的前六句寫寺院中的清寂,末二句說:“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意思是說,在這樣清寂的寺院里,有誰知道跨過寺前官河北岸的竹西路,就是歌吹沸天的揚州呢?
然而杜牧對揚州的那一段生活是一直不能忘懷的,后來他在《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中說:“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韓綽大概是他過去在揚州的同僚,詩中的“玉人”云云,有對別后韓綽“風流韻事”的詢問與調侃,也表示了他“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的心情。他在《遣懷》詩中所說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是兼有著懷念和懺悔的情緒吧!
在揚州歷練成才的新羅留學生——崔致遠
崔致遠(857-約924),字海夫,號孤云,新羅王京(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人。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肩負著父親對他“十年不第,即非吾子也”的期望入中國唐朝求學。入唐后“追師學問無怠”,于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以賓貢進士及第,年二十經過三年的“宗選”,史部試合格,授江西道宣州溧水縣尉,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入當時的淮南節度使高駢幕府,曾任書記、館驛巡官及都統巡官。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離唐東歸。
崔致遠在溧水任滿之后,來到了與溧水一江之隔的淮南節度使府所在地揚州。他在揚州期間,其杰出的文學和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受到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諸道行營兵馬都統高駢的賞識和信任,被辟為都統行官、掌書記。當時黃巢率眾起義,朝野震驚,為穩定政局,安定民心,崔致遠受命高駢執筆撰寫了討黃巢檄,一時天下傳誦。唐僖宗封其為殿中侍御史,賜“紫金魚袋”。為加強揚州城的防御能力,他協助高駢修筑揚州唐城羊馬城,撰寫了《筑羊馬城祭土地文》。公元881年高駢特賜崔致遠署充館驛巡官,職掌消息傳遞、公文投遞、官物轉運、來往官員接待等事宜,他還多次參與淮南軍事活動,被特授為都統巡官,“稱心懷捧檄之榮,滿口詠從軍之樂”,他還隨高駢出師東塘(今灣頭附近),教閱軍隊。崔致遠入幕四年間,刻勵為學,勤于筆耕,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后擇優編了一部傳世文集《桂苑筆耕集》二十卷,記載了唐代揚州盛況和他在揚州的公私應酬之作。他以揚州為中心,以文會友,與唐代詩人羅隱、顧云、張喬、杜荀鶴等人友誼甚厚,互有唱和,與新羅來揚的官員、商人來往頻繁,促進了揚州和新羅的政治、經濟交往。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時年28歲的崔致遠,獲準為唐朝國信使離開揚州回新羅。
崔致遠回國后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大學者詩人。被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之稱,在韓國影響極大,地位極高。唐朝時期來揚州,在眾多留學生中最為著名并為揚州作出過杰出貢獻,被唐朝文壇譽為文童,以著名的晚唐詩人載入中國文學史冊。
追尋崔致遠的足跡,通過考證、論證,我們發掘出塵封千年的崔致遠遺蹤。如崔致遠當年生活的老揚州城唐城遺址,崔致遠擔任掌書記時的機關即淮南節度使衙門舊址鐵佛寺,堡城村崔致遠行經處、古運河漕河大橋高麗館遺址以及東關古渡古運河崔致遠登陸處等。
功名前后感慨深的——王播
唐代王播,字明揚,原籍山西太原。他的父親王恕在揚州做了一個管糧倉的小官,倉庫地點在瓜洲,他全家都住瓜洲。父親不幸去世,家庭生活發生困難,王播不得不寄食于揚州木蘭院(見《嘉靖維揚志》)。木蘭院創建于南北朝的劉宋元嘉年間,是一座很大的寺院。寺院里僧人很多,每天吃飯前要敲鐘,王播聽到鐘聲就隨僧人一同到齋堂就食。時間一長,有些僧人就嘮叨起來了:這個年輕人什么事也不干,怎么每天跑來吃白食?有幾個僧人想出個主意來耍弄他。有一天眾僧吃完飯各自散去,齋廚僧人才將鐘敲響,王播聽到鐘聲趕往齋堂,已無飯可吃了。他在又羞又氣之下,在齋堂的墻壁上留下兩句詩:“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后鐘。”從此再也不進木蘭院吃白食了。
王播在唐德宗貞元年間中了進士。由于他深諳官場之道,善于趨炎附勢,阿諛逢迎,故而從一個縣尉一直擢升為朝廷重臣。唐穆宗長慶二年(822),他出任淮南節度使,這次重返揚州已相隔三十年了。
木蘭院的僧人得知王播被朝廷委以重任,鎮守揚州。想起當年曾用“飯后鐘”奚落他的事,不免惶惶不安。三十年前他留在齋堂墻壁上的字跡還影綽可見,但已落滿灰塵。僧人擔心他來院里觀看,會觸發舊情引起禍端。院里的住持想了個辦法,用碧紗籠將他留下的字跡罩上,以表示尊重。一天,王播果然來木蘭院“舊地重游”了。他見到自己當年在齋堂墻壁上信手題留的兩句詩,今日已被寺院里當作珍貴的筆跡用碧紗籠罩起,不禁感慨萬端,也更加感到頭上這頂烏紗的份量。于是,他寫下了《題惠照寺木蘭院》一首,詩云“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并且他讓僧人將碧紗籠取下,在原來的兩句詩后面續了兩句:“三十年來塵撲面,于今始得碧紗籠。”這樣又成了一首七絕。
北望中原氣如山的——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樞密院編修,一生處于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漩渦中,主張抗金復國,受到投降派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他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現留下來的詩有九千多首。他的詩風奔放,激情洋溢,修辭工整,別開生面。著名《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
陸游一生曾多次到過揚州瓜洲,他出生時在隨父(陸宰)從淮南登舯出發,由水路向京城航行途中,陸游呱呱落地,這是他第一次路過瓜洲。第二次是陸游調任鎮江通判(1163年5月),他從京城到鎮江,又路經瓜洲。第三次是他在鎮江任職期間,常坐船到瓜洲,察看地形。最后一次是他調任夔州通判,中途從鎮江到揚州瓜洲,并在他的《入蜀記》寫道:6月28日……午間過瓜洲,江平如鏡。29日,泊瓜洲,天氣澄爽。7月1日,黎明離瓜洲,便風掛帆,晚至真州,泊金遠亭。
陸游曾先后在揚州瓜洲作詩二首:《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送七史赴揚州帥幕》:“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諸公誰聽芻蕘策,吾輩空懷畎畝憂!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客舟。”
“雙忠”氣節驚天地的——李庭芝、姜才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湖北隨州人,南宋淳祐進士;姜才,安徽濠州人,以英勇善戰名揚軍中。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李庭芝出任兩淮制置使,一到揚州。末幾,蒙古兵侵蜀,李庭芝奉調峽州,而兩淮繼任者無能,致被蒙兵迭陷漣水三城,揚州震動。命李庭芝仍返原防,連破敵兵。二到揚州,他招撫流亡,開倉賑饑,練軍備防,使揚州成為兩淮抗擊強敵的軍事中心。咸淳九年(1273年)襄陽失守,李庭芝受連累罷官,遂居京口。
其時蒙古改國號為“元”,元世祖忽必烈傾全國之師,南下滅宋。朝廷起用李庭芝任淮東制置使,三到揚州。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宋軍主力被元軍擊潰,盡失江淮諸州,堅決抵抗的戰將姜才率殘部投奔李庭芝共守揚州。四月,元右丞相阿術統兵十萬,長驅直下揚州,沿途官兵屈降逃跑,姜才領兵阻擊,在三里溝大敗元軍。叛將張宏范引元軍增援,至揚子橋姜才被圍,肩中弩矢,他拔出箭頭,仍揮舞大刀激戰,元軍望風披靡。在李、姜帶領下,揚州軍民眾志成城,團結御侮。元兵猛攻揚州數月不克,曾數度遣使招降,均被庭芝斬于市。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臨安陷落,宋亡。元軍挾持謝太皇太后和宋恭帝三次下詔給庭芝諭降。庭芝登城面斥:“奉詔守城,未聞以詔諭降也。”以后即射殺來使,或誆入城中斬使焚詔。之后阿術以元世祖詔書兩次招降,庭芝不為所動,仍然焚詔斬使。李、姜在揚州保衛戰中堅守城池一年多,雖城中糧盡,軍民靠樹皮草根充饑,仍奮力苦戰,體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七月,宋端宗在福州成立流亡政府,召庭芝入閩,李、姜突圍至泰州。泰州守將出降,李、姜被執至揚州,阿術再三勸降,兩人大罵不屈,遂英勇就義。兩人“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
為悼念兩位民族英雄,揚州人民在梅花嶺建雙忠祠以示崇敬。后因年久傾圯,墓亦湮沒。清康熙年間,重建雙忠祠于梅花嶺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兩淮鹽運使朱孝臣重修祠宇,著名散文家姚鼐為之銘。咸豐時祠宇毀于兵火。同治十三年(1874年)改建祠宇于揚州東城黃家園旁(即今雙忠祠巷12-14號地址)。祠門西向,門額嵌有“雙忠祠”石額,正殿祀李庭芝、姜才二公神主?!独钍献?/span>譜》載,李氏苗裔殷繁,揚州支裔以十九世孫李新民一系奉祀。二十世孫李祖蔭于民國初年假雙忠祠地址開學堂,創辦“雙忠祠小學,”頗負盛名。朱自清幼年時在該校學習過,受益甚深。“文革”時雙忠祠原有神主、匾額、楹聯均毀,祠宇亦已改觀。 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F在雙忠祠奉祀之李庭芝嫡裔為二十一世李武定、二十二世李忠平、二十三世李娉婷。“雙忠祠”石額及李庭芝紙本畫像尚存。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端、履善,自號文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做過右丞相等官,后被元軍所俘,在獄中屢拒勸降,堅貞不屈,終被殺害。他寫過一些表現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氣節的詩篇,悲壯有力,氣勢浩大,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詩人。有《文山先生全集》德祐二年(1276年),文天祥代表南宋朝廷到蒙古兵營與元朝大將阿術談判,被扣押往北京,行經鎮江時,他黑夜脫逃,投奔真州(儀征),但李庭芝誤以為文天祥已投降元人,暗囑儀征守將苗再成殺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勸其快走。文天祥路過揚州時不敢再入古城。敵人的追逼,同僚的誤解,山河的殘破,身世的沉浮化作《至揚州》20首,每詩之前皆有小序,記載當時情況。比如其中一首:杜架閣以為,制臣欲殺我,不如早尋一所,逃哨一日,卻夜趨高郵,求至通州,渡海歸江南,或見二王伸報國之志,徒死城下無益。
吾戴吾頭向廣陵,仰天無告可憐生。爭如赴命投東海,猶會乘風近玉京。忍辱負重,憂國憂民,蒼涼悲壯,字字是血。此外,文天祥還曾作《渡瓜洲》二首:其一跨江半壁閱千帆,虎在深山龍在潭。當日本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其二眼前風景異山河,無奈諸君笑語何!坐上有人正悉絕,胡兒便道是僂儸。
做過揚州“總管”的西方旅行家——馬可·波羅
意大利偉大的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1271年,時年17歲的馬可·波羅隨其父親和叔叔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東行,來中國宦游十七年之久,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1295年返回家鄉威尼斯。后經他口述,著名小說家魯斯梯切諾(Rustichello)筆錄,撰成世界奇書《馬可·波羅游記》?!队斡洝分杏浭鏊鶜v城市,多達一百多個。馬可·波羅《游記》詳盡地介紹了當時極為發達、富饒的中國,激起了西方人士對東方的強烈向往。
據《游記》記載,馬可·波羅曾奉旨任揚州“總管”三年,時間約為1282年至1284年?!队斡洝窞楹笕肆粝铝似甙俣嗄昵霸鷵P州諸城的珍貴史料。馬可·波羅從大都(今北京)出發經河北、山東進入江蘇境內,沿大運河邊的淮安、寶應、高郵,歷泰州而達揚州?!队斡洝分嘘P于揚州城的記述是這樣的:“從泰州發足向東南(按:原著筆誤,實為西南)騎行一日,終抵揚州。城其廣大,所屬二十七城,皆良城出。此揚州城頗強盛,大汗十二男爵之一人駐此城中,蓋此城曾被選為十二行省治所之一也。本書所言之馬可·波羅閣下,曾奉大汗命,在此城治理亙三整年,居民是偶像教徒,使用紙幣,恃工商為活。制造騎尉戰士武裝甚多,蓋在北城及其附近屬地之中,駐有君主之戍兵甚眾也。”
《游記》中所提到的揚州城池,在元代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從未改變過,一直是沿用的宋大城。它的周長達2280丈,約15華里,比后來明清兩朝的揚州城還要大出三分之一。明清兩代揚州城的東關和西門的城門,仍是宋元兩朝的城門舊址。因此,馬可·波羅由泰州發足來揚州,必然由東關城門進入揚州城。馬可·波羅所說的“曾在揚州做官三年之久”,正合當時元朝官員三年一任的官制?!对?middot;世祖本紀·至元十九年(1282年)》記載:“定內外官以三年為考,滿任者遷敘,未滿者不許超遷。”這一歷史記載,昭示了元代內外官三年一任的官制。《游記》中提到揚州“城甚廣大,所屬二十七城”。揚州在元代是揚州路的首府,也曾兩度為江淮行省的治所。至元二十年定萬戶以上者為上路,揚州路不僅是轄區大、人口多的上路,而且在全國的上路中占第四位,有二十四萬九千戶,一百四十七萬多人。
《游記》中提到揚州“制造騎尉戰士之武裝甚多,蓋在此城及附近屬地之中,駐有君主之戍兵甚眾也。”《游記》中關于瓜洲鎮的記載:“瓜洲城是大江北岸的一個小城鎮。這里每年匯集著大批的小麥和稻米。其中最大的部分運往汗八里(蒙古人稱元大都為汗八里,此為突闕語意為汗城;今北京)城,供應皇帝的臣民。瓜洲城位于河口之上,這條運河是根據大汗的旨意挖掘的,把南北國土貫通起來,以便直達汗八里。它的長度那么驚人,為沿岸許多城市的人民,造福無窮。”
長眠古運河畔的天方賢士——普哈丁
普哈丁是中古時期阿拉伯人,相傳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孫。他于宋咸淳年間(1265-1274)在揚州傳播伊斯蘭教,并在府東街太平橋北(今揚州南門街111號)創建了禮拜寺,俗稱仙鶴寺。普哈丁于德祐元年(1275)逝世,葬于揚州古運河邊,后人為他建造了普哈丁墓園。普哈丁在國內頗有德望,尤其在揚州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尊為先賢,他的墓也被稱為先賢墓。每逢節日,很多穆斯林都要前往念經禮拜,很多路過揚州的外地穆斯林也前往憑吊。此后,歷代有名望的中外伊斯蘭教人士以追隨先賢為榮,死后相繼安葬于這一墓園,后人因此稱這一墓園為“回回堂”,又稱“巴巴窯”(“巴巴”是對有德望的穆斯林的尊稱)。
據《嘉靖維揚志·雜志》記載:在東水關河東(今揚州古運河東岸解放橋南堍回回堂高崗上)有普哈丁墓園,墓園內有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先賢歷史紀略碑》一塊,碑文上記有“普哈丁者,天方之賢士,負有德望者也。宋咸淳年間來游揚州。其先時綠揚城東有龍王廟,老僧華仙素擅法術,頗有名譽,見先賢欲一斗其伎倆,卒不能勝,乃折服而退。未幾,先賢亦歸西域,越三年,復東游至津沽,遂移舟南下,一夜即達廣陵,抵岸,舟子呼客起,不應,視之,則已歸順矣。時德祐元年七月二十三日也。事為郡宋元公所聞,知為異人,乃建墓于茲土。國初,海賊入寇,兵至維揚,見此墓疑有寶石金玉等物,發之,石甫啟,火光忽沖出,烈烈熊熊,賊猝不及防,負傷者甚眾,膽乃大喪,退數十里。守者見葬中并無骸骨,但有天經一卷及冠履扇杖而已。嗚乎!以事略,且教門至宋已成江河日下之勢,脫非我先賢留此顯跡,覺世警愚,使后人得所觀感,至今宗教更不堪設想矣。先賢乎!其殆為貴圣之代表,抑亦為吾教之干城也乎?”從這段碑文亦可看出普哈丁在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
普哈丁在揚州生活了十年,禮拜寺和普哈丁墓是揚州伊斯蘭教文化留傳下來的最早的遺跡。傳說,在南宋末年,普哈丁從西域來到揚州傳播伊斯蘭教,幾年后,普哈丁想在揚州建造一座清真寺院,于是就在南門街上買下一塊地方,請來工匠,興建寺院,許多中國老百姓也自動出錢出工幫助建造。不多久,寺院即將建成,普哈丁卻因如何為寺院取名一事而絞盡腦汁。正當他冥思苦想時,一位瓦匠師傅向他提起一日他正在大殿的房頂上蓋瓦,忽見一只仙鶴從頭頂上飛過,無意中向下一望,竟覺寺院的建筑布局形體酷似仙鶴,不如取名為仙鶴寺。普哈丁聽罷甚是贊同,當下叫人刻了一塊“仙鶴寺”的匾額安在門楣上。后來仙鶴寺成了全國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名聲,招攬著許許多多朝拜者和游人。
情篤揚州的少數民族詩人——薩都剌
薩都剌(1272-?)字天錫,號直齋,元代回族人,世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少數民族詩人之一。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五十六歲的薩都刺以三甲進士及第,是年秋授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于赴任途中路過揚州。薩都刺有《過江后書寄成居竹》詩云:“揚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忽被江風吹酒醒,海門飛雁不成行。”成居竹名原常,是隱居在揚州的一位不求仕進的人,薩都刺過揚州與他相見,過江后又作了這首詩相寄。還有一首《贈彈箏者》:“銀甲彈箏五十弦,海門風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揚子江頭月滿船。”據考這也是贈給當時揚州一位精于彈箏的沈先生的。
順帝元統二年(1334年),薩都刺除燕南照磨,再過揚州,與一個王伯循的同渡揚子江,寫有《同御史王伯循濟揚子江,時除廣東僉事,余除燕南照磨》和《題揚子驛》詩。順帝至正六年(1346年)秋,七十五歲的薩都刺赴江南諸道行臺御史職,又過揚州,這次離前次來已相隔十二年之久了,他回憶起上一次的情況,將前兩首詩句重加組合,寫成《過廣陵驛》一律:“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株黃菊鮮。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滔滿天。自笑棲遲淮??停晷氖乱粺羟啊?rdquo;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對揚州的深厚感情。
大戲劇家的揚州情——湯顯祖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1550-1616)所作《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繕備》有曲詞云:“邊海一邊江,隔不斷胡塵漲。維揚新筑兩城墻,醺酒臨江上。三千客兩行,百二關重壯。維城風景世無雙,直上城樓望。”湯顯祖的《牡丹亭》假托的是宋代故事,卻是借當時的揚州做背景的,嘉靖筑新城事,成了戲劇家寫作的資料。這足以證明大戲劇家湯顯祖曾到過揚州。明神宗朱翊鈞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四十九歲的湯顯祖因對官場失望,向吏部告歸,棄去浙江遂昌縣 知縣,回江西臨川老家隱居。這年三月他路過揚州,在揚州與遂昌吏民作別,有《戊戍上己揚州鈔關別遂昌吏民》詩云:“富貴年華逝不還,吏民何用泣江關?清朝拂綬看行李,稚子牽舟云水間。”還有《廣陵夜》云:“金燈颯颯夜朝寒,樓觀春陰海氣殘。莫露鄉心與離思,美人容易曲中彈”。他的友人謝山子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四月,以刑部主事言事罷官,僑居廣陵,他也寫有《口號送崗山子再如廣陵》二首。湯顯祖對揚州的印象是深刻的,無怪乎他在《牡丹亭》里把一部分場景放在揚州處理了。最有趣的是有這樣一個傳說:揚州有個女子叫金鳳釵,讀《牡丹亭》成癖,一心一意要嫁給湯顯祖。后來打聽得湯顯祖年未壯,已有了家室,且在京師待試。這位金小姐考慮了一陣,仍“愿為才子婦”,并寄書以達意,幾經周轉,等到湯顯祖南宮報捷,感女之意,趕到揚州時,這位金小姐己死去一月了。臨死時的遺言說:“湯相公非常貧賤者,今科貴后,倘見我書,必來見訪。惟我命薄,不得一見才人,雖死目難瞑。我死,須以《牡丹亭》曲殉,無違我志也。”湯顯祖感其知己,親為出資經營葬事,廬墓月余方返。可見《牡丹亭》當時就在揚州有較廣泛的流傳,特別為女性所愛讀。
中國古代的茶花女——杜十娘
明末通俗文學家馮夢龍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描寫了一個美麗、善良的風塵女子的愛情悲劇。因其與西方名著《茶花女》很相似,而被譽為“中國古代的茶花女”。這個名篇故事的高潮就發生在瓜洲古渡。據小說記載,在萬歷二十年間,日本國關白作亂,侵犯朝鮮,朝鮮國王上表告總,天朝發兵,泛海住救。當時有戶部官奏準,目今兵興之際,糧餉未充,暫開納粟入監文例,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個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果又可有個小小的前程。當時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倒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其中有一人,姓李名甲,字干先,浙江紹興府人氏,自幼讀書在癢,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因在京坐監,與一個名姬相遇,這位名姬姓杜,排行第十,院中都稱為杜十娘,這位杜十娘年芳十九,天生麗質,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在當時曾令眾多公子王孫傾倒,為其傾家蕩產而不惜。當時,院中傳出四句口號,道是: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干觴;院中若識杜十娘,千家粉面都如鬼。而李甲也是一位風流倜倘的美少年,性情溫和,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兩下情好愈密,李甲雖懼怕其父不允,但仍與十娘朝歡暮樂,終日相守,如夫婦一般,海誓山盟。在開始的一年,李公子撒漫用錢,大差大使,杜媽媽也奉承不暇,無話可說,但日往月來,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手不應心,杜媽媽也就怠慢了。而李公子家中老父李布政在家聞得兒子每日留戀妓院,甚是惱怒,幾次寫信喚他回去。而李甲卻因迷戀十娘美色,終日延捱,而杜媽媽見十娘與李公子情投意合,別的富家巨室,求一見十娘而不可得,而李公子又日漸潦倒,于是杜媽媽答應十娘,若李甲十日內籌足三百兩銀子,便可放十娘與他遠走高飛,否則請他出門。李甲得知此事后,多方籌錢,均不成,最后在室友柳遇春的幫助下,湊到一百五十兩銀子,加上十娘私蓄的一百五十兩銀子,終能如期向杜媽媽交了差,十娘終能得以自由。在好友的幫助下,李甲與十娘決定暫往蘇杭落腳。臨行前,眾姐妹送十娘一只封鎖甚固的描金文具,以便路途所需時用。于是一對情侶一路南下,不一日行至瓜洲。在此處,李甲相識了臨船一位名叫孫富的富家子弟,這位孫富因迷戀十娘美色,心生一計,離間李甲與十娘,并答應以千金相贈幫助李甲回鄉見父,實則拋棄十娘。而李甲原是沒主意的人,本心懼怕老子,被孫富一挑,認為也對,于是便向十娘和盤托出這一計劃。十娘聽罷,傷心欲絕,恨其受人挑唆,寡情薄性,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懷抱裝有價值萬金的描金文具跳入江中。可惜一個如花似玉、堅貞不屈的名姬葬于江魚之腹,而李甲也因終日愧悔,郁悶成疾,終生不愈,而孫富自那日受驚,得病臥床月余,終日見杜十娘在旁詬罵,奄奄而逝。為紀念杜十娘這位純潔,堅貞、善良、美麗的女子,在瓜洲古渡口至今還有一座“沉香亭”。
投鞭斬斷滾江龍的——鄭成功
鄭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做過明朝的延平王,反對他父親鄭芝龍降清,起兵抗清。以后率兵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全島。他的詩氣勢雄偉,民族意識強烈。
在清世祖順治十八年(1644-1661)間,以及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前,共約四十年光景,清朝尚未完成全國統一的局面,那時不僅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明朝諸叛臣各自據地為王;而雄踞臺灣的鄭成功,則多次跨海登陸,與清廷為敵,給予清王朝統治者以巨大的威脅。清朝為了防備鄭成功的進攻,對海防、江防嚴加防御。瓜洲是北運河入江的港口,又面對鎮江,為南京的門戶。因此,清兵在瓜洲也設下防御工程,其主要工程是木城和滾江龍。木城用以阻截登陸的敵軍;安設在水里的滾江龍,則用以攔阻敵軍的船只。
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結集了雄厚兵力,計有陸軍十七萬,水軍五萬,馬軍五千,還有鐵人八千。鐵人是軍人周身披掛鐵甲,甲上用朱、綠兩色繪畫出各種圖形,行軍時,位于最前列,以表示武勇。二十多萬大軍,使用了八千只巨艦,離開澎湖,北向進入長江,一路上無人敢阻,浩浩蕩蕩,一直駛抵焦山。
鄭成功與眾將計議,要攻取金陵,必須先奪取瓜洲這一重要隘口。于是派遣大將馬信、余新二人,先攻占了瓜洲鄰近的談家洲,作為據點。指派張煌言、羅蘊章進據瓜洲上游,攻打清兵據守的木城。又要張亮率領一批善于潛水的士兵,深入水底,斬斷滾江龍,以便船只駛靠北岸。其中,清朝委派防守瓜洲的是操江御史朱衣祚、城守左云龍。防守力量薄弱,僅有一萬人。剛交兵鋒,張亮已率眾斬斷滾江龍,水軍全部登陸。在震天的金鼓聲中,鄭成功的部屬韓英直撲瓜洲城,拚死奪門。朱衣祚見鄭軍聲勢浩大,無力支撐,倉皇逃走。城守左云龍陣亡。守木城的清兵見主力被挫敗,也同時潰散。清朝視為重要港口的瓜洲,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就被鄭成功攻陷。鄭成功曾作《出師討滿夷自瓜洲至金陵》詩一首:“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鄭成功爭奪瓜洲,其目的是為了掃清上駛南京的水行道路,所以在占領瓜洲以后,并沒有乘船北上,向揚州進兵,只派了劉猷鎮守,主要兵力仍然撤回焦山,繼續向南京進發。后來因戰事失敗,退回臺灣,瓜洲也隨之放棄了。
整治河務下揚州的帝王——康熙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8歲(1662年)登基,69歲(1723年)駕崩,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他擒鰲拜、平“三藩”、統一臺灣、保衛邊疆、整頓吏治、發展經濟文化,政績卓著。康熙皇帝親政之后,非常重視治河,將河務與平定三藩、治理漕運列為國家的三大任務,并且書寫下來,懸掛在宮廷柱上,晝夜惦記。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始,康熙皇帝親率車駕由午門出正陽門,開始了第一次南巡,此后,康熙又分別于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先后進行了5次南巡。其間,每次都要到東南大郡揚州及治河重地高郵、寶應、江都等州縣。
康熙南巡到揚州,有一處行宮,就是高旻寺行宮,在城南15里茱萸灣(非今日灣頭之茱萸灣),由揚州鹽商捐資,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第四次南巡時建成,寺額及塔額皆由康熙御賜。次年,他又親撰《高旻寺百年記》。四十四年,康熙再臨高旻寺,作《幸茱萸灣行宮登五云樓》詩一首:“財富稱茲地,時巡復此經。春膏宜豆麥,煙景遍林亭。靡麗風應換,敦龐訓屢形。施恩頻己責,聊爾翠華亭。”同時,又為高旻寺題聯:“龍歸法座聽禪偈;鶴傍香煙養道心”、“蜀岡云澹山光近;江渚漕分水派清。”
康熙在揚州,御駕必臨的另一勝景是揚州名剎天寧寺,歷次到天寧寺,先后御題“皓月禪心”、“寄懷蘭竹”、“般若妙源”、“凈因”諸額并“禪心澄水月;法鼓聚魚龍”、“珠林春日永;碧淑好風多”等聯。康熙四十四年在揚州,作有《幸天寧寺》詩一首:“十里清溪曲,叢篁入望深。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俗有魚為業,園饒筍作林。民風愛淳樸,不厭一登臨。”在游平山堂時,康熙也曾留下一詩。在大明寺平山西園里,至今還留有康熙御碑亭:“宛轉平岡路向西,山堂遺構白云低。簾前冬暖花仍發,檐外風高鳥亂啼。仙仗何嘗驚野夢,鳴鑣偶爾過幽棲。文章太守心偏憶,墨灑龍香壁上題。”
推動揚州盛極一時的帝王——乾隆
乾隆,即愛新覺羅·弘歷,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雍正皇帝第四子。他25歲當上皇帝后,處處以其祖父康熙為榜樣??滴踉谖粫r曾經六次南巡江浙,于是乾隆也決定“法祖省方”(即效法祖宗,視察地方),一方面為了治理黃河、修筑海塘,一面更為游山玩水,“眺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從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又先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共進行了六次南巡。
乾隆六下江南,揚州是他每次必經、每次必游的重要城市。這個時期的揚州,已恢復成為東南一大都會,它南瀕長江,居南北大運河之交匯點,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扼鹽、漕、河運之要沖,水道縱橫,商旅輻輳,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士大夫云集;園林密布,風景秀麗,這些都是吸引乾隆乘興來游的重要原因。乾隆在揚州的行宮有兩處:一是高旻寺,一是天寧寺。乾隆第一次來揚,行宮在高旻寺。每次來揚州,都要盡興游歷各處名勝景點。當時揚州由鹽商出資,建有卷石洞天、西園曲水、紅橋攬勝等二十四景點,以備乾隆臨幸。這些景點有的已經湮沒,只有遺跡可辨;有的至今仍散發著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游客來觀光。乾隆每到一處,都要吟頌一番。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多產的詩人皇帝,他在位60年,作詩41800余首,創下了一項世界紀錄。
天寧寺為揚州八大名剎之一。乾隆第二次南巡時,賜該寺為“江南諸寺之冠”,于寺內修建了行宮,在寺旁修建了御花園,在寺前建起了御碼頭。第四次南巡至天寧寺行宮時,乾隆懷古嘆今,作《天寧寺行宮雜詠》一首:“三月煙花古所云,揚州自古管弦紛;還淳擬欲申明禁,慮礙翻殃謀食群。”由揚州北門進入瘦西湖,要經過著名的大虹橋。乾隆乘御舟從橋下過,觸景生情,作《紅橋》詩一首:“綠波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
虹橋往東兩百米處的“四橋煙雨”,為鹽商黃履暹之別業。乾隆來游,見層軒洞豁,曲檻逶迤,環望四橋,如彩虹蜿蜒,出沒波間,極水云縹緲之趣,不禁心曠神怡,欣然揮筆御書:“目屬高低石,步延曲折廊”,賜名“趣園”,并題詩道:“多有名園綠水濱,清游不事羽林紛;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開亦覺欣。”御舟過二十四橋,乾隆當即吟詩一首:“初識江南景物饒,已聞好鳥助春嬌;明朝又放征帆下,去向揚州廿四橋。”
平山堂為北宋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也是乾隆每次臨揚必游之處。在這里,他作有《平山堂絕句》、《自高旻寺行宮再游平山堂即景》等詩,其中一首寫道:春風行館憩天寧,早見平山黛色青;便進湖船漾新碧,且看夾岸畫如屏。乾隆南巡以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蒞揚為盛。也是第四次臨揚時,乾隆將揚州著名叢林大明寺更名為法凈寺,并御筆賜額。乾隆在揚州,也留下了許多趣聞軼事。至今揚州民間仍流傳著一夜造成白塔的故事:一天,乾隆乘興游覽大虹園(即今瘦西湖公園),至蓮性寺前,環望四周,見湖光山色,水榭歌亭,景色佳秀,不禁想起北京的游覽勝地北海,對左右侍臣說:“這里很象北京的瓊島春陰,可惜少了個喇嘛塔。”揚州某鹽商聽說后,連忙用黃金賄賂皇帝侍臣,請他們將喇嘛塔的形狀描繪出來。然后招集工匠,運來白鹽,連夜施工,硬是用鹽堆成一座白塔,遠看與北海白塔并無兩樣。第二天,乾隆再次游園,看到新造的白塔,驚嘆不已。由此亦可見揚州鹽商財力之雄厚。
乾隆南巡極大地刺激了揚州經濟的發展,這一時期,揚州商業急劇繁榮,城市園林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盛。南巡前,揚州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然而,市鎮建設相對落后,河道不寬,河岸亭臺很少。自從乾隆南巡以后,商人雇工興修,增榮飾觀,于是河道變寬,水勢浩蕩,迂回曲折,兩岸亭臺樓閣,曲折延伸。特別是園林的構建,極一時之盛。據清人金安清稱:“揚州園林之勝,甲于天下。由于乾隆六次南巡,各鹽商窮極物力以供宸賞,計自北門直抵平山,兩岸數十里樓臺相接,無一處重復。”今天,這里已辟為揚州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覽線,你可以乘坐畫舫船,沿著當年乾隆皇帝的行蹤,聆聽有關乾隆皇帝的趣聞軼事,品嘗美味佳肴,欣賞兩岸美麗別致的園林風光,體味一下做皇帝的樂趣。
“三朝閣老,九省疆臣”的——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人稱“雷塘庵主”。阮元的一生歷經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且仕途通達,被后人譽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晚年晉加太傅銜。阮元在揚州度過了他青年時代刻苦求學期后,便駕著人生航船,扯起風帆駛出揚州古運河,去實現他那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阮元歷仕乾隆、嘉興、道光三朝,先后任浙江、河南、江西三省巡撫,湖廣、兩廣、云貴三地總督。履跡所至,以振興文教為務,如撫浙時在杭州創詁經精舍,兩廣總督兼署巡撫時設學海堂,均選彥才講習,時人有“斯文與斯人俱在”之譽。阮元頗重所在地方文物,在粵、滇、浙等地都積極編篆地方志,不惟為當時治經者所習服,至今仍為治國學者所必備。阮元選刊并世名家著述而成的《文選樓叢書》,以及他自著的《研經室集》,則更為世所重,風行一時。阮元于道光十八(1838)致仕,正值鴉片戰爭前夕,他督粵時已目睹英國侵略勢力的猖獗,因此,阮元開始關注實驗科學,集歷代天文、歷算諸家,作《疇人傳》,其眼界比當時一般學者更為開闊。阮元一生在浙江平???,在廣東與英人周旋,在去南綏靖邊民,都立了大功。這位朝廷重臣,雖常為政務所困,但他每到一處為官,都能以提倡學術為已任,廣招賢才,獎掖后進,可以說,阮元的一生都在為提倡學術、傳播文化而不懈努力。因此,后人對此贊譽尤佳。
阮元退出朝政后,在揚州“買北郊‘邗上農桑’為別墅,優游林下者12年。阮元故居在揚州舊城毓賢街,在大東門南還有“阮家大院”。阮元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揚州,葬于槐泗境內,其墓座落于隋煬帝陵南,今邗江區槐泗鄉永勝村,墓前有石墓一座,門頂正中有石刻“圣旨”二字,下方模額上鐫“太子太傅體仁閣大學士阮元達公墓道”十六個字,極為壯觀,另有一石碑,刻有阮元生平事跡。
作為清代著名學者、揚州大儒阮元,博學多才,提倡樸學,是“揚州學派”的巨匠,對揚州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嘉慶十一年,阮元登臨甘泉山,得一西漢厲王劉胥造宮殿用石,阮元特地將此石運入揚州,嵌置在揚州府學壁間。嘉慶十一年,阮元在揚州二郎廟菜園中得一南宋淳熙年間的古井欄,被置入準提庵內。阮元在揚州北郊古興教寺寺南一里多遠的水塘中得八角石石柱,磨滅無字,是寺中舊物。阮元將八角石柱移于興教寺前,并重書題名,此石現存揚州唐城遺址研究所,石上刻有阮元于嘉興十二年、十八年的兩次題識。阮元所刻的華山碑今存于揚州博物館。
嘉慶十二年正月,阮元請著名書法家、揚州太守伊秉綬書墓碑,碑正中為“隋煬帝陵”四字,碑石署“大清嘉慶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撫阮元建石”今隋煬帝陵墓仍保持當日阮元所修之狀。阮元回揚守制,出于一種高度的責任感,為征集編篆揚州地方文獻辛勤筆耕。他組織編篆了《揚州府志》、《揚州圖經》等。
寧為玉碎,決不瓦全的兵部尚書——史可法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在我國內部民族紛爭的歷史中,涌現了無數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為抗擊清兵,保衛揚州,為捍衛民族尊嚴和人民利益而英勇就義,表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江澤民總書記在1990年2月19日接見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大陸訪問團時說:“在揚州城外梅花嶺,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冢前有一副對聯,叫做‘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就很能激發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史可法(1602-1645),字憲之,號道鄰,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崇禎元年(1628)進士,累官至明南京兵部尚書。他自幼勤奮好學,立志報國。在十八年的政治生涯中,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深得人民擁戴。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農民軍占領北京,明朝滅亡。清兵乘勢南下。危急關頭,史可法力支殘局,于南京擁立福王朱田崧建南明弘光政權,以維系天下人心,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運。守江南必先江北。但江北四藩鎮驕橫不法,不顧大局,相互爭奪地盤。揚州成為爭奪的焦點.
朱由崧腐敗,奸黨專權。史可法為中興復國大業,自請江北督師,以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銜,冒險渡江來到揚州。史可法囑咐總兵官莊子固:“一旦城破,就請你把我殺掉,決不當俘虜!”還派人持令牌通告全城居民:如果城破,敵方問罪,我“一人當之,不累百姓”。市民聽者無不感動落淚。多鐸連日猛烈攻城,全城軍民同仇敵愾,殺死清兵數千人。史可法親臨最重要、也最難防守的西門城樓作戰,戰斗尤為慘烈。清軍于二十五日發起總攻,倚仗紅衣大炮的威力,城墻西北角首先被突破。史可法拔刀自刎,眾參將一齊上前緊緊抱住,并擁著他向小東門方向沖去。在轉向南門的路上遭遇清兵,史可法端坐馬上大聲喝道:“史可法在此!”史可法被押到新城南門城樓,多鐸再次勸降。多鐸說:“你已為明朝盡了忠心,不算負國。如能為我收撫江南,大清將不惜委以重任!”史可法怒道:“我乃大明大臣,豈肯茍且偷生,作萬世罪人!我頭可斷,身不可辱!愿速死,從先帝于地下!”多鐸反復勸說:“先生末見洪承疇之例嗎?降則可富貴!”史可法鄙夷地說:“洪承疇不忠之極,我怎肯學他!”多鐸氣得暴跳如雷,親自拔刀來砍,史可法挺身而迎,驚得他倒退幾步,連喊:“真男子!真男子!”史可法厲聲說:“與揚州城共存亡,我意早決,縱然碎尸萬段,我也甘之如飴!但是揚州百萬百姓不可殺害!”史可法在新城南門城樓英勇就義,慘遭肢解。這天是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史可法時年44歲。史可法殉難后其義子、副將史德威遍尋全城找不到遺骸,遂依史可法生前遺愿,葬衣冠于梅花嶺。滿嶺梅花昭示著史可法的高風亮節!
在揚州的曹寅、曹雪芹與《紅樓夢》
曹家與揚州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康熙四十二年(1703),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奉旨兼任兩淮巡鹽御史,與蘇州織造李煦輪管兩淮鹽政。自此始,曹家就和揚州有了直接的關系。曹寅的工作重點也由織造轉向鹽差,活動中心由金陵移向揚州。在近60年時間里,揚州鹽院、真州使院是曹寅活動和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據黃進德先生在《紅樓夢與揚州》一文中說:“兩淮鹽院,據康熙、雍正朝《揚州府志》記載和近年出土的斷碑殘瓦看,其確切位置在原揚州市新華中學內。位于開明橋、文昌閣東邊院大街、院東街之間。”揚州鹽院毀于兵火,儀征鹽所亦蕩然無存。光緒七年,兩淮鹽運使又在鹽院廢址上建了萬壽宮,曰“皇宮”。
接駕和刊刻《全唐詩》是曹寅在揚州所作的最有影響的兩件大事。曹寅、李煦為了報答康熙的“隆恩”,遂于三汊河畔營建了塔灣行宮,以接駕皇上。三汊河在揚州市西南15公里。這里地處南北水路要沖,曹寅取其形勝,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與李煦各捐銀兩萬兩,李大山捐銀一萬兩,大興土木,修繕了三汊河塔灣行宮??滴趿文涎?,曹寅四次接駕。康熙第五次南巡,曹寅既以江寧織造身份在南京接駕,又以巡鹽御史的身份到揚州接駕,盛極一時,“行宮寶塔上燈如龍,五色彩子鋪成,古董詩畫不計其數,月夜如晝。”正如老嬤嬤所云“把銀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別講銀子成了泥土,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曹寅不但讀書,作詩、填詞,文學修養也極好,且好抄書藏書。他在揚州奉康熙之命,邀集了江浙一帶在籍翰林彭定求等十人,在兩淮鹽漕察院內設立了“揚州詩局”,揚州天寧寺是曹寅召集書手、工匠刻《全唐詩》的工場?!度圃姟肥杖?200多位作者的詩4.94萬余篇,共編成900卷約700萬字??滴鯇瘫局炫唬?ldquo;刻的書甚好。”《全唐詩》刊刻完成后,康熙又把刊刻《佩文韻府》的重任交給了曹寅,全書108卷,1.8萬多頁??滴跷迨荒辏?712),曹寅在揚州與李煦等共商刊書之事,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邀請到好手百余人,召集至天寧寺。
至于曹雪芹與揚州的關系,更值得一探。“揚州舊夢已覺醒”,雪芹好友敦誠《寄懷曹雪芹》的詩句,很簡明地道出了曹雪芹和揚州的淵源。揚州在曹雪芹筆下屢見不鮮,他在《紅樓夢》里寫賈雨村游揚州“智通寺”,巧遇冷子興;寫賈夫人仙游揚州城;寫賈寶玉給林黛玉講述揚州黛子山林洞里的耗子精;寫薛寶琴的廣陵懷古……從種種描寫看,少年時代的曹雪芹除了生活于南京外,他還隨家人到過揚州等地。有人說,蘇州的拙政園,鎮江的金山,揚州的天寧寺、水竹居,都曾留下曹雪芹的足跡。曹雪芹遷居北京后,幾次曾臨江南,他從北京沿運河南下,由揚州渡江到鎮江,再去南京、蘇州等地。據有關文章描寫:雪芹行至瓜洲,雪阻舟行,泊船于此。在瓜洲鎮上沈家滯留,繪有《天官圖》一幅,以謝主人。沈家后人視圖為寶,但歲月滄桑,此圖終于遺失了。至今在揚州民間還流傳著曹雪芹的許多故事。有人傳,解放初期,疏浚瘦西湖時曾發現曹雪芹的石刻像;有人說曹雪芹在揚州堂姑母家曾為表妹香扇題詩;還有人云,曹雪芹游揚州西郊在竹林古廟里接受老僧贈送的字畫,在他的《紅樓夢》里還有好多關于此類事的描寫。
《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與揚州更有著不解之緣。據小說描寫,林黛玉是生在蘇州,在綠楊城廓長大的姑娘。林黛玉來也揚州,去也揚州。她從揚州古運河登舟,被賈雨村送到京都賈府,后來又曾奔父喪被賈璉送到揚州來過。她的父親林如海和母親賈敏均卒于揚州。
揚州八怪及其領銜人物——鄭板橋
鄭板橋,名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又號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765年),終年73歲。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是清代揚州畫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詩、書、畫被譽為“三絕”,獨具風格。鄭板橋生長在書香之家,少好讀書。由于他天分較高,學習勤奮刻苦,加上名師指點,不僅通讀了四書五經,而且在繪畫、書法、詩詞諸方面都有所造詣,一時成為興化有名的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他40歲時考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進士,待官5年,乾隆七年(1742年)為山東范縣縣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山東濰縣知縣。由于他在濰縣期間執法嚴明,主持正義,對殘害老百姓的貪官污吏、惡霸豪紳嚴懲不貸,當地腐朽勢力對他恨之入骨,終于上下串通,羅織罪名,栽贓陷害,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他61歲時將他罷了官。
鄭板橋罷官歸來,先回家鄉興化,不久,再度離家,來到闊別多年的揚州城。揚州,人才濟濟,號稱“海內文士,半集維揚。”其中有宦途失意的李鱓、李方膺(ying)等;有淡泊名利的金農、邊壽民、黃慎、汪士慎等名士;有著名的詩人、文藝批評家袁枚等。他們都是富有正義感和藝術功力之士,藝術家們對“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鄭板橋表示了熱烈歡迎。他們志趣相投,都注重創新,蔑視傳統,打破了當時以“四王”(王翚、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為代表的正統畫派的窠臼,把詩、書、畫、印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藝術流派——揚州畫派,而“揚州八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書畫藝術家。
“揚州八怪”通常指汪士慎、李鱓、金農、黃慎、高翔、鄭燮(xiè)、羅聘8人(也有將華喦(yan)、高鳳翰、邊壽民、閔貞、李勉、陳撰、楊法等列入“八怪”的)。他們大都出身寒士之家,受過較好的文化教養,年長后又各抱才藝,但在生活上卻經歷了坎坷不平的道路,受著同樣的命運驅使,懷著相同的藝術抱負,他們匯集到了揚州。“揚州八怪”摒棄傳統的“正宗”畫派恪守古法的教條,繼承和發揮徐渭、朱耷、石濤等人強調個性和創新的藝術風格。他們的書畫用筆奔放,揮灑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縛,以一種嶄新的面目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他們強調“自立門戶”,“不知有人”,“風格獨創”;主張藝術應該從生活(大自然)的直接觀察中得來,促進了中國繪畫中文人畫的發展。“揚州八怪”以“怪”馳名,這不僅表現在他們的藝術特點標新立異,也包含著他們思想行為的與眾不同,比如金農“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李方膺為人“傲岸不羈”,以及汪士慎嗜茶成癖,羅聘能白晝見鬼等等。
“揚州八怪”藝術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極其光彩的篇章,他們的創作思想與藝術實踐,哺育了后來畫人,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出現的趙之謙、吳昌碩、任伯年、蒲華、齊白石、陳師曾、潘天壽、徐悲鴻等藝術大師,無不受其影響,“揚州八怪”的創新精神永遠值得繼承和發揚。鄭板橋是“八怪”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不僅在藝術風格和藝術成就上為人稱頌,他性情言行的與眾不同,也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
鄭板橋是一位杰出的文藝批評家,同時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現實主義文學家。鄭板橋的文學成就非常豐富,他的詩、詞、曲和各種書札散文各具特色,大多數作品能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生活,具有進步的思想內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其中詩、詞的成就最高?!栋鍢蛟娾n》和《詞鈔》收錄其所作詩、詞300余首。另有《范縣詩》、《濰縣竹枝詞》、《由興化迂曲至高郵七截句》、《真州八首》等等,熱情歌頌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善良、質樸的美好品質。
板橋繪畫,學于現實,博采眾長,自成風格,他一生最喜畫竹、蘭、石,兼畫海、松、菊等,效法“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移之石”,做“千秋不變之人”,這是板橋所欣賞的“四美德”。竹、蘭、石代表著作者頑強不屈、堅忍不拔、正直無私、虛心向上的精神品質,是他“倔強不馴之氣”的象征。鄭板橋是揚州人民的驕傲,揚州八怪紀念館已于1993年11月22日鄭板橋誕辰300周年紀念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建成后的揚州八怪紀念館位于駝嶺巷西方寺內,館內有揚州八怪十五家雅集群雕;專門辟有揚州八怪作品成列,可以具體而細致地了解“八怪”成員中每一個人的生平事跡和作品特色;偏于西方寺一隅的金農寄居室,是當年金農生活、創作的地方,可以讓觀眾進一步體會當年“八怪”日常生活的氛圍,在萌生思古之情的同時,或多或少領悟人生哲理——欲成就一番事業者,不茍同俗,窮益彌堅。
名震中外的欽差大臣——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清朝大臣,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 村老人。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林則徐一生宦跡達十四省,以在江蘇為官時間最長,達七年之久。其中途經揚州有十一次之多。足跡所至,除今市區外,南起瓜洲,北至寶應,東臨泰州,西至儀征等地。十八年正月初八,林則徐由南京抵揚州,“寓埂子街長樂園”。在此期間,“往轅門橋五車樓馮家書肆買書”,“乘小舟同往觀平山堂”等。前后在揚州住了十一天,于十九日離開揚州。二十一日舟過寶應時,又會晤了當時的漕運總督阮元,并“將陳恭甫托寄給阮元的信二件交付”。這是史料中關于林則徐與阮元之間交往的珍貴記載,也是林則徐第一次到揚州的最早記錄。
道光二年(1822年)三月,林則徐從福州啟程赴京補官,于閏三月十三日經瓜洲,晚泊高旻寺,第二天到達揚州。返回時,于五月二十九日仍途經揚州,登岸會晤常鎮道觀察王簣山等友人,當夜泊瓜洲口。道光三年,林則徐在江蘇按察使任上(駐蘇州)赴京入覲,由鎮江過江,入瓜洲,仍至高旻寺夜泊。次日一早,登上高旻寺塔眺望,但見“沿江洲田涸出,種麥已十之七”。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則徐在河南布政使任上奉旨調補江寧布政使。林則徐考慮到當時江蘇災情“以淮、揚為重,因此,他決定以勘災賑恤事宜為重,打破“驛程定制”,“取道淮、揚,查勘災區”,他啟程時先在河南商丘,采買了小麥三萬石,隨即親自“督帶頭起麥船,由黃河順流而下”。親經桃源、寶應、高郵、甘泉、江都等地,將從河南采買的小麥“分撥受災州縣,各按地主情形,分別平糶煮賑”。這樣,他很快就“將揚州一帶安撫就緒”。
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則徐由東河總督調任江蘇巡撫。鑒于江蘇災情嚴重,林則徐先后給道光帝上了《上元江寧等六縣沿江地主被淹請撫恤折》、《江蘇陰雨連綿田稻欠收情形片》,提請朝廷給予減征或緩征錢糧漕米。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十三年十二月,林則徐向道光帝上一本《江都縣運河堤埂沖缺請借項修筑折》,內中提到“揚州府江都縣境內洋(揚)子橋至瓜洲運河東西兩岸河堤江埂”乃“保衛田疇”及“空重漕船挽纖及驛遞要道”,關系緊要。民情困苦,無力興修”,請準借項修筑。道光帝允準了這項提案。道光十五年(1835年),林則徐與漕運總督朱為弼相會在瓜洲以北的八里鋪(今邗江縣八里鄉),兩人促膝長談,商議了有關整頓漕運、剔除弊端等事宜,直至深夜。
道光十六年,林則徐又在瓜洲會晤了一個有名的農具改革者齊彥槐。當時齊仿造西方的水車制成了一種叫“龍尾車”的農具。林得悉后,不僅親到現聲觀看試用,而且把它推廣到其它農用和治水等方面。林則徐任江蘇巡撫的五年中,處理了清代社會中極為棘手的災賑、水利、錢漕、鹽政、貨幣等實際事務,采取了一些“興利除弊”的措施,收到了“利國便民”的效果。道光十九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則徐被迫離廣赴浙,充軍遠征戍新疆伊犁。林則徐懷著滿腔的悲憤踏上赴戍征途,于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三路經揚州。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一舸浮江木葉秋,傳聞飛鵲過揚州。自羞東障難為役,漫笑酉行不到頭。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猶想及關愁。故人喜意看先一,高唱君家八詠樓。”
早在林則徐被革職離粵赴浙時,他就尋覓了一本明代焦勖據西方傳教士湯若望所述寫成的《炮書》。奉到充軍伊犁之首后,他就隨身將這本《炮書》帶著,途經江蘇時,親自委托友人陳登之在揚州刊刻。該《炮書》共三卷,分別介紹筑石砌炮臺、大炮構造及鑄造、炮彈配料和裝放方法等技術。
“我是揚州人”的現代文學家——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自清,號佩弦,是我國著名的學者、詩人、散文作家和教育家。朱自清先生1898年11年12日生于江蘇東海,祖籍是浙江紹興,六歲那一年他的父親將全家搬到揚州,老家一直在揚州住著,起先讀私塾,十五歲進入安徽旅揚公學高等小學,畢業后考入揚州淮揚合一中學(后改為江蘇第八中學,又改名為江蘇省立揚中學,即今揚州中學)。十九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考入北大的那一年寒假,奉父母之命回揚州與武鐘謙結婚,他們生有三男三女都在揚州生活多年.大學畢業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二一年,二十四歲的朱自清曾被聘任揚州江蘇省立第八中學教學主任,不久辭去職務,去其他學校任教,他在武妻死后還多次來到揚州。
朱自清先生在揚州度過了如其所說的“最單純最真切,影響最深最久”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朱自清先生在《我是揚州人》一文中深情地寫道:“我家在邵伯住了差不多兩年,是住在萬壽宮里。萬壽宮的院子很大,很靜;門口就是運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里扔瓦片玩兒。邵伯有個鐵牛灣,那兒有一條鐵牛鎮壓著。父親的當差常抱我去看它、騎它、撫摸它。我家跟揚州的關系,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現在亡妻生的四個孩子都已自稱為揚州人了;我比起他們更算是在揚州長成的,天然更該算是揚州人了。”朱自清的揚州散文集,如《我是揚州人》、《揚州的夏日》、《給亡婦》、《看花》、《冬天》、《說揚州》、《擇偶記》、《背影》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從論水、論山、論景點,到論吃、論民俗、談情感,都以搖曵多姿的藝術筆墨,表達了作者深深地懷鄉思親之情。
1982年揚州市市政府將安樂巷27號,即朱自清父母、子女及朱先生回揚前后居住十多年的揚州傳統結構的小四合院,作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經過修葺,保存了一些朱先生身前使用過的遺物,在正大廳有朱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背后是一幅“荷塘月色”圖。
信息來源:86dnq.cn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